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正式開關,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十章

正式開關

早已修建好的高臺之上。

周夢臣手握聖旨,而辛愛。不,大明歸義王一身大明郡王服色。果然是人靠衣服馬靠鞍,辛愛換了這一身行頭。看上去果然大有中華斯文之風。

各種儀式都進行得差不多了,繁文縟節,不添筆墨。

而今是最後一項。

周夢臣朗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命中華,君臨萬邦,海內日月照臨之地,無不臣妾也。今有漠北之土默特部------”洋洋灑灑寫了數百字,自然是以大明王朝的角度,對俺答辛愛父子所作所為進行了一番褒貶。最後說道:“賜孛兒只斤辛愛國姓,以順天歸義,封歸義王。使長城內外,各得其所。大漠南北,承朕恩澤。欽哉。”

周夢臣讀完之後,內心之中忍不住有一絲絲感嘆。不知道內閣那一位的手筆,好在是翰林院之中誰的筆墨。增加賜朱姓。真是神來一筆,特別合周夢臣的口味。

周夢臣懷疑是張居正幫了一他把。

對於別人來說,賜國姓。是莫大的榮耀。就好像鄭成功。後世尊稱國姓爺。

但是對辛愛來說就不一樣了。

孛兒只斤家族,成吉思汗之後,向來以自己血統自豪。自詡為黃金家族。孛兒只斤這個姓氏,也是辛愛能統治草原的重要籌碼之一。賜國姓在明人看來,這是莫大的榮耀,但是在辛愛看來,卻是莫大的侮辱。

果然,辛愛手微微顫抖。眼睛之中非常複雜,或許一身大明郡王服色,穿的辛愛很是不舒服,就好像是一張無形的羅網鎖住了他的手腳。辛愛有一種抽刀在手,將眼前這個人與聖旨一起劈了的想法。

只是他不能。

這一場冊封大典,看似熱熱鬧鬧,但是暗地裡從來是劍拔弩張。

周夢臣從來不會相信韃子的。而且他也不想自己在陰溝裡翻船,所以在冊封高臺下面,有這無數將士,裡三層外三層的侍立,說是觀禮,以壯聲色。但是他們都隨時準備與韃子再打一仗。

辛愛也不會相信周夢臣的。

周夢臣這樣佈置。辛愛暗地裡自然也不敢放鬆。

可以說,辛愛而今一動手,玉林會盟就是玉林會戰了。

只是辛愛自己知道自己。今日帶來的人馬,已經是他能動員的全部了。而周夢臣這裡卻僅僅帶了大同鎮三分之一的兵力。辛愛沒有底氣。

他只能顫顫巍巍的說道:“臣歸義王遵旨。”然後從周夢臣手中接過聖旨。

周夢臣笑眯眯地說道:“歸義王,今後我們同殿為臣,也要好好相處啊。”

辛愛努力擠出微笑,說道:“那是自然。”

只是一場冊封大典過後,辛愛一刻也不想待在這裡,幾乎一下高臺。辛愛就帶著本部大軍,好像風一樣離開了,似乎在逃避著什麼。

不過,辛愛走了。但是冊封大典後的重頭戲才剛剛開始。

那就是開關通貢。

就在玉林城外,修建了一個大圍子。

雖然有四面夯土牆圍著,但是工程實在太簡陋了,簡陋到了不能稱之為城池。只能稱之為圍子,這個大圍子有兩個大門。一個是朝著玉林城,這是漢人商販進出的地方。一個是朝著西北方向,那是韃子進出的方向。

通貢細則之中規定。

所有交易都必須在這個圍子之中進行。所有商販在進入圍子之前。都要交十稅一的關稅。

當然了。這僅僅是大明這邊的。只有韃子那邊怎麼算?就是那邊的事情了。反正兩個大門,一個是大明負責看管,一個是韃子負責看管。

即便是出外行商的商隊,也必須從這裡走。交了稅之後,就能離開玉林城,去草原上行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