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武裝行商計劃,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一點,與上一點,其實是二而一,一而二的。

前文就說了,大同將士對於韃子談判是相當不滿的。一來是血海深仇,大家打了這麼多年,誰沒有沾韃子的血,而韃子又何嘗沒有沾大同百姓的血。對於這些將士,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冤冤相報何時了?他們只知道,殺過韃子,不就了了嗎?

當然了仇恨不能當飯吃。單單是仇恨沒有利益,有時候也很能成事的,畢竟大多少人都是要過日子的。

但是與韃子大戰,其實是有利益的。

不信請看,白登,兔毛川,朔州三戰下來,斬首近兩萬。朝廷發下賞賜加起來,有一百萬兩上下了。分到大軍之中,雖然有多有少,有厚有薄,但是大家都看見了一條路,一條升官發財,改換門庭的道路。

畢竟,這是大同。讓大同百姓讀書考進士,實在是難為他們了。但是讓他們上陣殺敵,殺出一前程來。就很合他們的胃口。

而馬芳封爵這一件事情,也給了大同將士很大的刺激。

馬芳是什麼人?大家都知道。馬芳從小被擄到草原,十五歲殺人奪馬而還。從此跟隨周尚文征戰,而今也不過是十幾年,就從一個奴隸到了伯爵。簡直是現成了勵志樣本。

大家都在嗷嗷地想殺出一個前程。做下一個馬芳。忽然朝廷說,不打了,議和了。

可以想想這些將士是什麼感想。

或許底層將士是真不想打。但是中層將領卻未必這樣想了。

也是周夢臣威望高。如果換別人。兵變都未必沒有。

這其實也是悖論。能打仗的軍隊,一般都是驕兵悍將。

周夢臣總是要給一些別的來錢的路子才行。

第三,也就是對草原的熟悉。畢竟將來總是要打仗的。再加上草原行商計劃,幾乎是重啟絲綢之路計劃的前置計劃。畢竟周夢臣不可能放下身段去經商。總是要培養出來一些敢打敢殺敢冒險的商隊來。

即便將來周夢臣奪取河套之後,這個計劃也不會停留的。一方面利用經濟利益將草原各部牢牢的綁在大明的戰船之上。畢竟周夢臣很清楚。奪取河套是可以的。畢竟青城一帶,是可以種植的。是能開發成農業區的。

但是其餘草原卻不可能作為農業區的。即便是有一些地方,也是零星的存在。

這就意味著以大明而今的統治模式是不可能統治草原的。那麼該怎麼儘可能統合草原,減少大明的邊患。周夢臣有好幾個想法。而今僅僅是想法而已。

以冊封附庸加上商業控制。或者讓草原各部提供僱傭兵。讓晉商僱傭,向西開闢商道。將禍水西引。反正俄羅斯能將商道開闢過來,難道我大明就不能開闢過去。而草原各部也能在西進運動之中得到利益。

他們自然覺得搶誰不是搶,西邊雖然窮了一點,破了一點。但是南邊實在事情搶不動啊。

甚至這種模式,未必不能在複製到南邊。

當然了,這是後話。

一番談話之後,這些商人暈乎乎地走了出來。

王恩說道:“張兄?你覺得周大人說的靠譜不靠譜?”

張允齡說道:“其實在此之前,也有人在草原上行商,不過都是偷偷摸摸的而已。富貴險中求,今日朝廷開口子,即便我們不做,也是有人會做的。”

王恩說道:“張兄,我問的不是這個。我問得是,周大人所言的有可能實現嗎?”

張允齡說道:“我哪裡知道啊?這種國家大事,我們這些人只聽聽響就行了。所以我才說富貴險中求,即便今日真談好了,將來翻臉了,在草原上行商的人,也免不了遇見戰事。哪裡有真的安全。而今我們只能求談判快點敲定下來,今後能維繫的時間長一點了。”

隨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