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師兄再次北上,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有人來向他彙報河堤的事情,劉修水立即打起精神。畢竟河堤一個不小心,就是兩岸數百萬百姓的生死存亡。絲毫怠慢不得。只是等他忙完之後,吳廷翰早就渡河北上了。
劉修水只能悵然看著黃河水。心中也不知道後悔還是不後悔。
吳廷翰見了黃河水災。但是到了河北山東一帶,再次看見的就大旱,赤地千里。
去歲冬天少雨雪,今春更是滴雨未落。山東,河北,陝西,大半個北方都是蔓延著饑荒。從這裡看出來楊繼盛的先見之明。這也讓吳國賞擔心起來,他擔心大同會不會也鬧饑荒?
這一路到了北京附近,才算是好一點。
之所以好一點。一來是這一次大旱似乎對北邊,北京,宣府,大同。薊州鎮這一帶,稍稍好一點,雖然也大旱。但是好歹有一點點雨,不至於顆粒無收。再也就是北京存糧極多。雖然大旱年頭,但是好歹有一些收成。
就在吳廷翰一行人進入北京的時候。住進了周家。由李雲珍接待的時候。
內閣之中。嚴嵩與徐階也為當前的局面傷腦筋。
嚴嵩說道:“今年年景不好,陝西,山東大旱。繼續南方的糧食,而南方又在鬧什麼倭寇,這日子實在難過。事情總是要解決的。天災我們沒有辦法,但是人禍總要是了結一二吧。”
“徐閣老,兵事你是負責的。事到如今你有什麼話說?”
嚴嵩一開始就居高臨下,要將而今整個局面的責任蓋在徐階身上,徐階說道:“首輔說的是,江南的局面,定然不能這樣下去了。我建議,而今議和也成了。周夢臣有軍功,還有議和之功。還在大同,有些屈才了。我建議讓周夢臣專任江南。總督江南江北浙江福建軍務。專司剿倭,你覺得如何?”
嚴嵩聽了,眼神之中有一些微妙的變化。
對於這個任命,嚴嵩是很糾結的。一方面他也想試試,試試周夢臣能不能收拾江南的爛攤子。嚴嵩或許貪贓枉法,不辦正事。但是絕對不是傻子。他對南方倭亂的根結太瞭解不過了。
首先是衛所軍不能戰,其次是江南人地矛盾。還有鉅額海外貿易的誘惑等等。很多問題糾結在一起,形成了而今複雜難解的江南局面。一般人到任,非栽跟頭不可。以至於嚴嵩都不敢將自己夾帶中的人,放在江南。
就擔心沒有好處,反而被擔了責任。
這也是為什麼嚴嵩想讓徐階擔這個責任的原因。說實話,雖然徐階分管兵事,但是奈何,真要說起來,江南那一片地方,打大明建國以來,打得就是錢糧之地標籤。那裡算是邊地。再加上南邊還有一個南京兵部。
徐階很少能插手的。
但是嚴嵩一想到周夢臣在大同的所作所為,大刀闊斧,殺人盈野,他有一種直覺,這個難題,應該是難不倒周夢臣的。
既然難不倒周夢臣,而周夢臣如果再到江南建功立業。恐怕嚴嵩也擋不住周夢臣回中樞了。
嚴嵩還有一個擔心,擔心周夢臣在江南太用力了,有些事情就瞞不過他了。江南作為大明財賦之地,想要搞錢,嚴黨怎麼可能放過江南。嚴嵩雖然不知道細節,但是知道自己的好兒子,與義子們在江南做到好大的勾當。
每年都有幾十萬兩幾十萬兩往府裡送。
這些事情,一般人是不敢掀翻的。但是周夢臣是一般人嗎?
想來想去,嚴嵩還是覺得,周夢臣還是老老實實在大同待著吧。
嚴嵩想到這裡,說道:“而是邊事為重,韃子雖然降服,但是素無信義,周夢臣在大同,北京無憂,陛下也能安心。就委屈一下他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