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江南近況,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家募兵。於是從老家募兵數千,然後再打仗,雖然不能說沒有打過敗仗。最少再也沒有因為打敗仗降職了。
其實戚繼光這種打敗仗之後,想辦法募兵再戰的經歷,是很多平倭將領這普遍經歷。唯獨他們的招募計程車卒,沒有戚繼光能打而已。
而整個江南,能打仗也不過,數支軍隊。俞大猷的福建兵。湯克寬的兩淮兵。盧鏜的浙江兵。其他的都不能打。
第二問題,就是倭寇沒有統一指揮。有利則聚集在一起,無利則一鬨而散。這讓平亂的將領很頭疼。因為如果他們根本無從判斷韃子用兵想法。畢竟倭寇大頭目四五個,小頭目無數。每一個人一個想法。怎麼判斷他們怎麼打啊?
如果大明士卒多,各地都佈防就行了。但奈何,整個江南能打的軍隊。加起來,也不過兩三萬而已。
防守北到海州,南至溫臺這麼長的海岸線。怎麼能沒有疏漏了?
總之嘉靖三十二年,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之前並不是沒有倭寇。但是下面官員都千方百計地往下壓,蓋蓋子。以這個時代的訊息傳遞速度,有些事情是能瞞過去的。
唯有報捷倒是很多。
其實內閣已經覺得江南局面不好了。無他,勝仗太多了。打了這麼多勝仗。結果沒有抓住一個有分量的匪首,而且看樣子戰事遠遠沒有到結束的地步。上面早就在懷疑江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麼多勝仗倒不是亂報,畢竟湯克寬,盧鏜,俞大猷還是能戰的。只是下面官員將所有敗仗都一筆勾銷了。才顯示出這樣的情況,勝戰一直打,但是越打戰事越大。
作為吳家一員,並且是家族之中地位最高的一位,他要為吳家著想。但是作為大明官員,吳廷翰內心之中也要想著朝廷,想著大明。
吳廷翰知道,即便他吳家交了銀子,無為州知州,也不可能將錢財花在吳家身上,更多是維護州城,維護水道。對於朝廷來說,這是唯一能做的。但是對於吳家著想。這卻不是好選擇。
畢竟無為州水道縱橫。很有可能倭寇從那一條小道竄出來。吳家這些人恐怕抵擋不住。
“老爺,五少爺回來了。”吳廷翰正思索的時候。忽然聽外面有人來報。
吳廷翰心中一動,暗道:“可是北邊出了什麼事情?”立即將吳國賞叫了進來。
吳國賞進來行禮過後,屏退左右,將關於燃燒實驗證明萬物皆氣的種種,一五一十的給吳廷翰說了。吳廷翰聽了之後,起身徘徊一陣子。又問了吳國賞一些問題。有些吳國賞是可以回答的,有些問題是吳國賞無法回答的。
吳廷翰長嘆一聲。說道:“看來我要去一趟大同了。”
吳國賞說道:“今日,孩兒就是來接父親的。”
吳廷翰說道:“只是。而今有一件為難的事情。”吳廷翰將縣令要徵收錢糧的事情說了出來。吳國賞心中一動,說道:“父親,這有何難?我手中有師叔的名刺。我不信縣令不給師叔面子。”
吳廷翰有些猶豫,說道:“總是給朝廷出力,這樣做不大好吧。”
吳國賞說道:“那這樣吧,這一次師叔派來了百騎護送師傅去大同。這百騎都是大同精騎,身經百戰。我留十人在家裡,讓他們作為教頭,訓練吳家子弟,緩急之間,也可以為縣裡辦事。畢竟即便交了錢,縣令又有多少錢落到實處。聽說這些倭寇,大多不過百餘人上下。留下這麼多人已經足夠了。”
吳國賞在大同時間長了。雖然沒有上過戰場。卻有強烈的自信。那就是大同精騎天下第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