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下自成蹊,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十八章
下自成蹊
對於為學生們講課。周夢臣雖然掛念在心,但是並沒有過多準備。無他,周夢臣在北京的時候,對科學思想與古代學問這個課題的結合,已經下了很大的功夫。這兩年雖然沒有在這多下功夫。但是早就熟記於心。根本不用準備。
於是三日之後。周夢臣確定的講課時間。
還沒有等他出門。戚繼光與徐渭,楊繼盛等大小官員都找上門來了。一個個都沒有穿官服。看樣子要去聽課。
周夢臣說道;“你們湊什麼熱鬧?”
戚繼光說道;“老師講課,學生自然要去聽的。”
楊繼盛說道:“而今正是偃武修文之時,周兄有如此盛事,我又怎麼能不支援啊?”
徐渭說道:“與大人相交數年,大人的書,其實徐某也讀過,只是多有不解之處。之前事忙。今日恰逢盛事,豈能不參與之理?”
對戚繼光來說,周夢臣在軍事上的思想,比如火力代替人力成為戰場主導。數學引進戰爭之中。等思想一直是戚繼光改革的指導思想,他越是深入實踐,越是對周夢臣頂禮膜拜。
覺得周夢臣知人所未知,發人所未見。覺得自己從周夢臣那裡學到或許不足百一之數,卻已經讓他一輩子受用不盡。所以只恨一直打仗,不能在周夢臣身邊朝夕請教。今日遇見周夢臣講課,自然想多聽一些。
楊繼盛卻沒有在意周夢臣的私心。在一個傳統文官心中,文治武功,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而今大同武事漸息。將精力轉移到文事上,本來就是應該的。
只是一般來說,這個文事是提高當地考中進士的比例。
畢竟很多時候,每一個地方出進士多少。本身就代表著這個地方,在大明內部的話語權。雖然大同書院的一些內容。楊繼盛覺得有些太瑣碎了,不是聖人該學的。但到底是實用之學。也沒有不贊同的意思。
至於徐渭,他雖然沒有正式列位心學門牆之中。但是到底與心學中人聯絡非常深,自己受到心學的思想也非常深,他與周夢臣主客和睦。但這些事情多在事功上。至於學問上,其實兩人並沒有深談過。
徐渭對氣學並不是沒有意見的。
但是徐渭也拎得清楚,他在周夢臣身邊是為了建功立業。一展報復。而不是做學問的。而且徐渭在文學上,藝術上。乃至於軍事上都有很高的造詣。但在經義上,卻並沒有聽說有多深的造詣。徐渭為人也灑脫,不在乎什麼條條框框的。故而,他雖然對周夢臣一些學說不大喜歡。這並不代表他要說出來。比如你對你老闆的畢業論文嗤之以鼻。難道還要當著老闆面一一道明嗎?
當然了,當老闆要做公開學術演講的時候,去聽一耳朵也不錯。
周夢臣輕輕一笑說道:“好吧。既然有興趣,就一起去吧。”
只是周夢臣萬萬沒有想到,不請而來的人有這麼多。
周夢臣在大同城中一般都不擺儀仗的。只是有十幾個士卒前後護衛而已。但是今日卻不行了。還沒有到書院門口就一副人山人海的樣子。
幾乎大同城中大部分人都來了。
文官武將,凡是讀書識字的人都蜂擁而至。至於大同書院之中,更是全部出動。本來周夢臣僅僅是對三百即將畢業的學子。來一個畢業演說,順便宣講一些氣學。但是而今看來,整個大同書院,三年級再加上預科,大概有一千三五百人。幾乎都想聽周夢臣講課。再加上外來的人員。一時間,簡直滿城爭先看太守的樣子。
畢竟這個時代,與後世不一樣。
後世發達的傳媒行業與科技。很多政要的臉都看吐了。但是這個時代,很多名字聽了不知道多少遍,但是從來沒有見過,即便是所謂的畫像,也是失真的居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