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輸不起的辛愛,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察也。臣不通兵事,但數萬騎兵圍攻官軍一部,反而折了主將,餘部皆怯懦不敢戰。臣以為已經可以說明了官軍的實力。大汗這個時候南下,就是孤注一擲。勝自然是問題都沒有。但是如果敗了,大汗當何以自處?這個爛攤子,該怎麼收拾?”
“未慮勝,先慮敗,這是兵家至理。臣請大汗三思。”
張惠說出這一番話,內心想的自然與口中說得不一樣的。張惠對周夢臣對於大同的治理是很有信心的,他看得出來,只要給大同幾年安穩日子。在周夢臣的帶領之下,攻陷青城都未必不能。
前提是給大同時間。而不是這樣無休止的打仗。
另外一方面,張惠到底不是軍中之人,也不清楚大同軍而今的戰鬥力到底是到了什麼程度了。而且韃子多年來對邊軍的強勢,也讓張惠擔心,萬一戰敗了,如果是這樣,周夢臣作為敗軍之將,不可能在大同巡撫任上再待下去了。
所以,他這一番話,表面上,是在為辛愛擔心,實際上是想為大同爭取時間。
辛愛悵然一笑,說道:“我知道。我知道。但是你們到底不是蒙古人,不知道蒙古人是怎麼想的。我登上汗之後,一連兩次戰敗,去歲還能說是國師的錯,今歲又如何說?如果我不立即還以顏色,我的地位就會動搖。我必定要打一仗,不是對明,就是平叛。”
“這一戰,是必須的。誰也不能阻擋。凡是敢勸說者,本汗必殺之。”
不同民族之間,到底是有文化隔閡的。
大明上下並不是沒有聰明的人。比如徐階與嚴嵩,誰敢說他們不聰明。但是他們到底不是蒙古人,想當然的就以一個正常的國家來衡量蒙古人。但問題是蒙古人的政治生態與大明,不,與幾乎所有的漢人王朝都不一樣。
他們的生態就是由重健壯,輕老弱的根基上發展出來的。更類似於狼群的結構,當頭狼能給大家帶來好處的時候,所有狼都對頭狼忠心耿耿,甚至不惜以生命護衛頭狼。但當頭狼身體衰弱了。不足以帶狼群取得勝利的時候,也就是要更換頭狼了。
當然了,人與動物必將有一些不大一樣的。
但問題是俺答死的倉促,辛愛為了汗衛將俺答子嗣之中能威脅到自己的人,殺得殺,放逐的放逐,囚禁的囚禁。可以說,他的汗位的正統性是有缺失的。
當然了,蒙古人對這個並不是太看重的。但是俺答輝煌無比的戰績在前,辛愛慘不忍睹的戰績在後,很難不讓人有其他的聯想。
而且辛愛也感受到了威脅。
他了解伯顏,伯顏是他左膀右臂之一,在打仗上有自己的一手,驍勇善戰,絕不貪生怕死。他帶領四倍於敵的兵力,都沒有吃下明軍五千人。那麼辛愛覺得,自己也未必能夠吃下來了。
辛愛在草原上能調動騎兵不過十幾萬而已,其中還有不少附庸。
如果明軍的步卒都是這個實力,那麼明軍數萬大軍向青城開進,辛愛也覺得,他估計也未必能啃得下來。倒是青城怎麼辦?板升怎麼辦?
雖然辛愛本部還是騎兵為主,但是板升提供的糧食兵器,乃至其他物資,已經成為蒙古重要的財政來源。是他萬萬不能放棄的。
而且今日一戰,有太可怕的象徵意義,讓他忍不住想到了曾銑,與曾銑的復套計劃。以及關於周夢臣情報中,周夢臣與曾銑夏言的關係。如果周夢臣大舉復套,辛愛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自處。
必有一戰,而且是勝算不大的一戰。
既然如此,何必等周夢臣準備妥當。不如就趁著現在,趁著周夢臣還沒有準備好,來分一個勝負生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