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 真作假時假作真,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即藤祥將書信翻開,左右公示,讓所有人都看見上面大紅的兵部印章,乃至於兵部尚書聶豹的私人印章。
其實聶豹還是向著周夢臣的。他模糊了給周夢臣的命令。
這一道命令,說起來可大可小。如果周夢臣有以搪塞,派馬芳帶千餘騎,在草原上走一圈,然後帶上幾十個首級,也足以給朝廷交差了。但是如果周夢臣想要大幹一場,這一道命令也可以用的。
只是周夢臣只能對聶豹的好意婉拒了。
周夢臣說道:“諸位都聽見了吧。陛下對我們寄予厚望。這幾年,韃子數犯內長城,震動京師,甚至有一次打到了北京城下,國朝二百年,除卻土木堡之變,何曾有如此奇恥大辱。我等受命駐守邊疆,卻出了這樣的事情,難道就不該死嗎?”
“沒錯,我一來大同就大開殺戒,斬殺大小將官四十三人,但是你們捫心自問,出了這樣的事情,大同,宣府難道不應該有人負責嗎?”
“過去的事情,我就不多說了。想想你們的家人,想想大同百姓。想想去年秋收,今年春耕。這樣的日子,你們還想過幾年,大同的土地本來就貧瘠,在中原,一能豐收,能有三年之有。但是在大同有一年之用,就已經很了不得。萬一,那一年,我們沒有打好,韃子直接衝到了各地大同附近。一把火燒了良田,明年大同就有餓死一大批人。”
“幸天子聖明,下定決心,滅此朝食。今日是好男兒報效國家的時候了。”
“諸位聽令。”
“在。”下面的人齊聲說道。
周夢臣說道;“大同知府楊繼盛。”
“下官在。”楊繼盛私下與周夢臣怎麼親密,而今都要公事公辦。立即起身說道。
周夢臣說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一次我欲出兵殺胡口,重建玉林舊城。糧食準備得怎麼樣了?”
楊繼盛說道:“稟報大人,已經籌集了糧食二十萬石,屯在大同右衛。後又有十萬石糧食,會陸陸續續的起運。臣可以保證,如果玉林舊衛屯兵五千人,能一次性供應一年之糧草。”
周夢臣點點頭說道:“有心了。”
當然是有心了。整個糧草押送與儲存工作,雖然是楊繼盛一個人做的,但是周夢臣不知道檢查了多少遍了。也幸好去年五十多萬石的存糧還在,足夠打上這一戰了。
這就是周夢臣與曾銑最大的區別。
如果論軍事才能,在戰略上,周夢臣與曾銑誰高誰下,不大好說,在戰術上,周夢臣遠遠比不上曾銑。周夢臣在韃子手中打仗,總是束手束腳。畢竟韃子騎兵多。機動性強。但是曾銑騎兵也不多,但是突襲韃子,一打一個準,弄得韃子不知道曾銑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
鬼神莫測有一點誇張了。這種情報能力與戰術預判,實在是周夢臣不能比的。
但是周夢臣勝過曾銑的地方,卻是在內政上。或者說制度建設。
曾銑其實並沒有對大明軍制開刀,他的手法,無法是將西北各鎮的精銳彙集到一起,形成了十幾萬精銳戰兵。本質上就是營兵制度。對大明軍制的各種弊端,並沒有加之一指。
但是周夢臣卻不一樣。
周夢臣其實已經將大同鎮給清理得乾乾淨淨的,而且這種清理,不僅僅是一次而是兩次,第一次斬殺四十三名軍官,第二次就是推倒重建十三衛,本質上也是一種人事大調整。再加上各種制度改革。
而今的大同鎮與數年前大同鎮已經不是一個東西了。
所以,發揮的力量也完全不同。
曾銑必須靠京師的物資供給,才能出戰。但是周夢臣不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