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風至青城,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辛愛內心之中這種刻板印象,更加根深蒂固了。
而今遇見周夢臣要重建玉林舊城的事情,他第一感覺不識趣想該怎麼應對,而是覺得這一件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
“千真萬確。”蕭芹說道:“臣不敢以此事欺瞞大汗,這一件事情的確是真的,臣受到不少情報,有大同的,京師的,還有其他白蓮教通報的訊息,這一件事情千真萬確。”
辛愛隨即皺眉說道:“他們重修玉林舊城做什麼?不過是一個空城而已?”
蕭芹說道:“很簡單,他們想要復套。”隨即蕭芹用筷子當筆,在地面上劃出河套一帶的形式地形圖。隨即畫出一條線,從殺胡口到玉林舊城,鎮虜衛舊城。沿著兔毛川河道到了黃河,然後沿著黃河東岸,就來到了東勝衛舊城,然東勝衛舊城東北方向有一條河流入黃河,這一條河就是豐州灘賴以維繫的黑河。也就是他們剛剛修建的西京城外用來取水的河流。
這一條路線,總體上來看,好像是匚字形。
當然了,如果從玉林舊城直接北上,那是最近的道路。但是問題最近的道路很多事情都不好走,不僅僅要衝破陰山餘脈的阻攔。在衝破陰山餘脈之後,還要面對大片大片的草原。
無依無靠的,於明軍大軍尤為不利。
但是這個“匚”字形的路線,就不一樣了。一路上都是沿著河道行走的。兔毛川是比較小的河流,或許優勢還不明顯。但是到了黃河之中,這一段甚至是可以直接行舟的,水陸並進,不知道省了多少工夫。
韃子想要攻擊,也有河道作為依靠。
辛愛不是不懂兵事的人,他只一看著一條線,只覺得冷汗直冒。說道:“他竟然敢?”
蕭芹說道:“有什麼不敢的。臣早就說過,周夢臣是蒙古大患,要不惜一切代價殺了他。即便殺不了,也要讓他吃幾場敗仗,從而從大同調走。不聽臣言,而今就是下場。”
辛愛聽得很不舒服。但是不得不承認,蕭芹說的有一部分是事實。
辛愛說道:“國師,之前是朕的錯,而今的局面。計將安出。”
蕭芹說道:“臣有上中下三策。”
辛愛說道:“國師請講。”
蕭芹說道:“上策,不管他。繼續準備偏關之戰。突襲山西鎮,他想重修玉林鎮,讓他修。無所謂。”
辛愛大吃一驚說道;“這怎麼能行?”
蕭芹說道:“這就是戰勝於朝廷。大明為什麼放棄東勝衛,不就是因為在草原駐兵消耗太多了。以至於朝廷不堪重負。最後不得不撤兵。那麼問題來了,朝廷都不能維持草原上的駐軍,而今大明國力,遠不及洪宣之際。大同鎮又怎麼能在草原上熬得住。”
“只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派人看住。只要他們有出兵的跡象,就派兵阻攔便是了。”
蕭芹這個上策,其實非常有眼光。他看出了明軍最深層的結構,其實明軍從來是能打的,只要將錢給夠。但大明朝廷最大的問題,就是給不夠錢,在草原駐兵的消耗,並不是大明朝廷所能負擔起來。
將戰事拖入曠日持久之後,明軍必然崩潰。
但是他千算萬算,算錯一個人。
那就是周夢臣。
周夢臣而今是以一鎮之力與韃子抗衡,朝廷根本沒有給多餘的經費。既然沒有多餘的經費,只要周夢臣自己能熬下去,那麼朝廷那裡也不會多管的。周夢臣能不能熬下去?
自然是能的。
因為在不知不覺之間,整個大同的生產體系已經在發生悄然而深刻的變化。說是工業革命,有一點過了。但絕對是工業革命的先聲與鋪墊。這是完全不同於傳統大明農業生產的體系,再加上大同煤海的優勢。而今還沒有完成蛻變,已經開始發出閃耀的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