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大儒周夢臣,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兵塞外。
這一件事情就這樣敲定了。
高拱隨即與周夢臣談論起《小學問》一書。
雖然高拱在學術上與周夢臣有一些分歧。但是分歧並不是太大。在高拱看來,吳廷翰與周夢臣合著這一本書,讓氣學一脈為之一新。用高拱自己的話來說,心學一道,流於虛妄。所謂之良知,根本沒有一定之規。即便王陽明的門徒彼此之間,也難以統一。甚至而今王學依然有三分之態。所謂之良知派,功夫派,歸寂派,都是逃禪之流。更有所謂的良知派,號稱良知可以不學而知,不慮而得。在高拱看來,根本是荒謬之極,天下之學問,無不刻苦攻讀而至,焉有不學而得?不思而有。如此一來,更是引人入歧途。
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一系列方法-論,本身就有問題。
而周夢臣的理論延續了,王廷相,吳廷翰的物上見理,應之以實的理論,也就是說所謂理論都是可以在現實之中證明的。甚至打通了氣學與實學之間的關隘。但也有未盡之意。
比如在性情論等方面,卻沒有具體的論述。
不要小看性情論,它討論的人是什麼樣的人。該以什麼樣的辦法來管理人。如果你認為人性本惡,那就以嚴苛的法律,這是法家。如果人性本善,那就說明人是可以被教化的。這就儒家。直接關係到具體的施政與刑事判決。
周夢臣只能將荀子的理論搬了出來。並結合氣學一些理論,提出秉氣說,也就說人之生,乃是氣聚而成。而氣則分陰陽,人自然秉承人陰陽屬性,或為少陰太陽,少陽太陰。而孤陰孤陽是不成活的。
所以人天生就有善惡兩種屬性。但是卻可以後天教化而成了。在後天教化與修養之中,人是可以達到至善純陽之境界。
高拱有贊同的地方,又不贊同的地方,兩人相互辯駁了一整日。彼此吸收了對方學術的一些觀點。最後高拱還從周夢臣這裡要走了一些數學書,他說他要嘗試一下,用數學分析政務看看。
中國古代數學一旦高階,就必須與易經聯絡在一起。甚至在很多人看來,下則為數,上則為易。不通數者不可學易。
所以中國算命的學說,其實就有大量的計算與公式。
此刻的高拱已經將周夢臣當成同等級,不,還稍稍高一點的學者。自然不會將周夢臣的數學看做小道,而是當成易學一個分支。所以周夢臣的一些想法,就更容易聽進去。
周夢臣送走高拱之後,只覺得很是疲憊。
只覺得這一場辯駁,簡直比論文答辯都難。不過,還好,他從頭到尾,都沒有露餡,反而超長髮揮。此刻他恍然大悟,原來他的學問即便是在古代,也能稱之為大儒了。
周夢臣從靠科舉以來,學習儒家學問。而今已經有小十年了。
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此之間,周夢臣一直有一種自卑的感覺。他覺得一直以來是在儒學上是短板,而今他在儒學上的聲望,大多是從其他領域借過來的。
而今他才發現,其實在十年之間,他早就將這個短板補上了。
別的不說,高拱雖然比不上王陽明已經心學二王等等大學問家。但高拱在學術上也是用力很深的,大儒的名頭,一點水分都沒有。而且以高拱的為人,是會給別人放水的人嗎?
他既然能與高拱辯駁不落下風。甚至臨陣之間,有超長的發揮。那麼他在面對天下人所有大儒,不敢說都能辯過對方。但最少不會讓對方認為自己是水貨。
周夢臣微微仰頭,看著天空,心中暗道:“師兄,氣學一脈,到我這裡定然能發揚光大,成為天下顯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