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大儒,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下去了,唯恐說下去,會流下淚來。畢竟他與吳廷翰名義上是師兄弟,但實際上是師徒。也就是吳廷翰將氣學傳授給周夢臣,給了周夢臣科學與儒學結合地最佳載體。
從來不是沒有感情的。
吳廷翰說道:“莫做小兒態,有你在,氣學大興有日,我即便是死了,也含笑九泉了。你給我太多驚奇了。王陽明走得是由內聖而外王之道,甚至從宋儒而來,就是這個路子。甚至我與師傅,也沒有脫這個範疇。脫不開理學的架子。其實也是在內聖之道上打轉轉。聽你的話我才明白,我錯了,氣學是氣學,心學是心學。”
“心學發端之處,就是內聖之道。而氣學之道卻不是,你這個路子另闢蹊徑,由外王而內聖。發前人所未發。只是你要謹記一件事情,夫子的學問,就一個仁字,這也是儒學之根本。理學綱常太硬,失了仁心。成了禮教吃人。而你也記住這一點,萬萬不可忘記一個‘仁’字,否則就墮入異端一流。”
“還有一件事情,我不知道你在擔心什麼。但是學問之道,薪火相傳。但是一件事情,你覺得是自己的事情,他始終是自己的事情,你覺得是氣學一脈的事情,那就要告訴弟子們,人生太多意外,我也想你能登臺閣之地,執掌九重。但是捫心自問,你有十足的把握嗎?你如果覺得這一件事情,是天下人之事,你自己毫無私心,你為什麼不敢告訴天下人。我大明從不以言殺人。而今即便是以言殺人又怎麼樣?我輩儒者,為天下請命,甘受刀斧。為人當思,所謀不忠,所思無誤,當畏懼天命,畏懼自己的學問是否有錯,除此之外,尚有何畏?”
“我知道你定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想得太多,反而成了負擔。我走之後,你就是王門氣學的執掌。當細思之,有人需要三思而後行,有人需要行而後思。你到屬於那一類。”
周夢臣聽了,忍不住流出淚來。
有時候,覺得有一個長輩絮絮叨叨的叮囑,實在是非常厭煩的事情。但是真到了某一個時候,再也沒有人來叮囑你,囑咐你。才會知道當初的教誨與叮囑是多麼的珍貴。
從今日之後,不管是學術上,還是在官場。周夢臣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了。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了。
周夢臣說道:“小弟知道了。”
吳廷翰說道:“我床頭有一個匣子,你拿來吧。”
周夢臣立即去找,拿過來之後開啟。吳廷翰說道;“這裡面有幾十封書信。有給陝西韓師叔,江西羅師叔,還有天南地北各地氣學大家的。你照著寫一封書信,並將《小學問》這一般與這書信一併送過去報喪。我氣學一脈不如心學,氣學內部也捏不到一起去。但是好歹是同氣相合,彼此之間都是有交情的。這也是我最後能幫助你的了。”
這一張關係網,對周夢臣來說,價值千金。
無他,周夢臣根基太過淺薄了。氣學雖然已經衰弱了。但是到底是曾經與心學正面交鋒,羅欽順與王廷相都與王陽明辯駁過。結果是雙方誰也不能說服誰,當然了,從學術成就上來說,這兩位都是王陽明的手下敗將。
但問題是,手下敗將厲害不厲害,那是要看是誰的手下敗將了。尋常人當王陽明的手下敗將的資格都沒有。
並不是誰都能將自己的名字與王陽明相提並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