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巡邊,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是沿著邊牆行進,而是在邊牆以北百餘里的地方行軍。
這一片區域。算是兩不管的地方。
在大明強盛的時候,這些地方都是大明牧民,或者開墾的土地的。但是隨著韃子強盛,大明的實際控制線都縮到了邊牆以南。邊牆成為了最前線。韃子一度在邊牆外放牧。
囂張之極。
而且辛愛大敗之餘,自然退出了臨近邊牆的土地。
而明軍也不能對這些土地實行有效地管理。而且大同還缺人,也不會讓百姓出塞開墾。即便放百姓出塞開墾。百姓也未必肯。
這一片地區就是大明的軍事輻射區。
周夢臣本以為是無人區。但是細細巡視才發現,是有人的。而且是蒙古人。
一些零碎的蒙古部落,大多以家庭為單位,一家十幾個,都是從蒙古那邊逃過來的。一來躲避蒙古大部落的壓迫。二來也是貪戀這裡的水草豐盛。周夢臣索性,將這蒙古人編戶,安置在邊牆之外。分給鹽巴,糧食都生活物資。唯一的任務,就是為邊牆提供預警。
就這樣周夢臣前後收攏了數百人。捏合成一個部落,給了一個百戶所的編制。
其實,大明的衛所制度,與成吉思汗所創的蒙古制度,是有一定的承襲關係的。千戶本來就是蒙古軍隊的名詞。而大明軍隊之中本來就有大量蒙古人存在,做到這一點毫不費力。
甚至這才是大明軍隊的完整形態。以軍戶的形式對草原進行一定的統治。
當然了,這都是附帶的好處。
周夢臣時時刻刻都在觀察韃子的動靜,正如韃子時時刻刻都在觀察出塞大軍的動靜。
韃子似乎表現的很平靜,只有少數斥候遠遠地看著大軍,甚至還派出一些人代表歸化王犒勞軍隊,似乎辛愛真認命了,想要老老實實的當大明歸化王。只是周夢臣哪裡是那麼好騙的人。
這隻能代表一件事情,那就是辛愛經過這幾年的磨鍊。在政治上已經很成熟了。
再也不是當初剛剛登基的時候,也不會意氣用事了。
正如周夢臣所料,其實就在他以為斥候之中,辛愛帶著趙全,張惠等漢人文臣,還本部人系列將領,大概不足百人,就在周夢臣萬騎北邊十幾裡的地方,遙遙的眺望大明騎兵。
辛愛久久不肯放下望遠鏡,似乎能過這望遠鏡看到的不是大明大軍,而是天下獨一無二的絕色美人一般。
“大汗,這裡危險。”趙全說道:“還是回去吧。”
辛愛說道:“而今我即便是去周夢臣軍中,周夢臣也當以禮相待。怕什麼?”
辛愛轉過頭來,看著身邊不足百人的隊伍,這都是整個土默特部的中堅力量。辛愛說道:“我今日帶大家過來,就是讓你們看看,大明亡我之心不死。大同一場地震。周夢臣第一件事情,不是賑災,而是巡邊,這是為什麼?”
“不要以為通商,手中有錢了,日子好過了,就忘記了我們的敵人是誰?我們的仇人是誰?一旦我們鬆懈了。大同軍很可能出現在青城。數十年來,雙方血仇難解。縱然你們不記得父兄之仇,但是明人會忘記嗎?”
通商一件事情,對於辛愛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的地方在於,通商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去年一年輸入草原的糧食超過了百萬石。這是一個大數目。而今今年的交易量能夠更大。而辛愛利用通商的便利,在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恢復著元氣。甚至利用掌控通商渠道的權力,有意無意打壓其他各部。將權力向自己手中集中。
辛愛覺得,不出數年,他手中的實力就能盡復舊觀了。
只是讓辛愛不滿的情況,同樣出現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