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薛夫人,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一十一章

薛夫人

周夢臣說道:“如此也好。你安心辦便是了。”

周夢臣就不再關心這個問題了,一方面庶務給楊繼盛來辦,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另外一方面,關於吏部的事情,周夢臣即便是想管,又怎麼能插得上手的。不過他有信心,將來絕對不至於如此。

這一切都需要改變。

不過,周夢臣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搞錢,他可不想在大同最後幾年,一直修城牆。

當然了,城牆是要修的。但是其他事情也是要做的。

周夢臣抽點銀元,擴大水泥廠。並在靠近邊牆,又富有原材料的地方,新建了一些水泥窖,大同用於生產水泥的資源還是相當豐富的。在周夢臣籌備之下,修建邊牆的前期工作,漸漸完成。

周夢臣調集了一半的衛所軍,加入修建之中。

雖然說役使士卒營造,會不大好的影響。但是周夢臣計算成本之後,只能這樣做了。而且大同百業興旺,已經逐漸有用工荒了。畢竟幾年前韃子在大同的殺戮,簡直要將大同人殺得斷層。即便這幾年有好多孩子出身,等他長成也是需要好多年的。

在經濟因素的驅動之下,甚至不需要周夢臣強調什麼。就有從山西,乃至於陝西,河北的百姓,源源不斷的來大同逃生活。

特別是鐵匠。

其實大同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大同價格低廉的產品對北方百姓傾銷的結果上。

罐頭還好說,畢竟大明民間對肉食的渴望,簡直是無窮無盡的。只要價格低廉,都能消耗掉,並不會影響當地養殖業的生意,畢竟罐頭肉不如鮮肉。但是鐵匠就不一樣了。

大同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鐵器,以低廉的價格,狠狠地衝擊了北方鋼鐵市場。各地很多鐵匠鋪轉行的轉行,倒斃的倒斃。有不少只能去其他地方討生活了,而整個北方,除卻運河沿岸,與開封等幾個大城市之外,也就是大同是一片熱土了。

所以相當一部分人都選擇來大同,再加上流民什麼的。總之大同人口缺口有了一定緩解。

只是大明大部分地區官府,反應都很遲鈍。不,他們根本就沒有反應。他們對這些商戶的管理,更多是商科,也就是官府要什麼東西,攤牌給下面的商人。讓他們出錢出力。

他們根本不在乎商戶能不能活下去。有背景的商人自然是不敢怠慢。但是沒有背景的商人,就是任由地方官拿捏了。

所謂民不與官鬥。

這種情況他們或許永遠也不會反應過來。

等周夢臣安排好這一切。

藤祥也來拜訪周夢臣,將江南織造的大匠給帶了過來。

周夢臣大喜過望與藤祥一起來到了羊毛紡織研究所,也就是大同書院的後院。

這裡有數個院落都是在做這個的。

從江南來的大匠,居然是一個老婦人。只見她滿頭銀髮,卻一根根梳得整整齊齊。臉上雖然有皺紋。但是卻很少見老氣,更多是硬氣。

藤祥給周夢臣介紹說道:“這位薛王氏,乃是江南織造一把好手。家中本來就是經營織坊的,嫁給王家,結果丈夫亡故,她沒有子嗣,但是有好手藝,精通各種紡織,陛下身上的龍袍都是她的徒子徒孫做的。要不是薛家鬧得太過分了。她也不會來大同。這可是一個寶貝,將江南織造都不敢怠慢。”

周夢臣聽了,暗暗佩服這位薛王氏,頗有後世女強人的感覺。

周夢臣不用去問薛王氏有什麼麻煩。因為是明擺著。一個寡婦沒有子嗣,按照規矩大抵是吃絕戶的事情。有情面的強行過繼子嗣,沒有情面的爭奪家產,甚至連人都發賣了。

如此事情,周夢臣早就見怪不怪了。

薛王氏一旦進入工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