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大同工業區,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七十章
大同工業區
周夢臣希望從一開始就形成一套對工業完整,且可執行的徵稅模式。這個重要性甚至,甚至比而今大同的一切,復套這一件事情要重要得多了。這就是周夢臣的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在明中期就有雛形。在嘉靖前期有地方陸續推行。在張居正正式上臺之前,才成為國策。
周夢臣將來入主中樞,想要改革,也不可能憑空手創一套成法。所以,在地方要有充分的實驗才行。
楊繼盛答應了這一件事情。
他在大同城西南方向圈定了一片地方。在十里河以南,與懷仁縣相距不遠的地方。這裡有一些城池的廢墟。要知道大同乃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這麼多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大同修建城池。後來一個個衰敗。以大同為中心,這一片土地之上,就有大大小小十幾座城池,放在後世都是名勝古蹟。但而今有的是一些聚集點。但有些就是荒草狐坡而已。
楊繼盛之所以選這裡,其實並不是這些地方好。而是這些地方不好。
無他。楊繼盛主要的水利工程都是放在大同周圍。大同周圍都是清一色的水澆地。是楊繼盛努力的結果。而今要將這些水澆地推平蓋房子。在楊繼盛看來,簡直是敗家。
大同周圍北邊與西南方向都有山。只是楊繼盛也要考慮一下安全因素。大同北邊距離邊牆已經不遠了。甚至可以說一旦邊牆出了什麼問題,大同就是第二道防線的核心。
大同堅城自然不懼。但是大同城外的瓶瓶罐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而在大同西南方向就好多了。
這裡地勢稍稍高一些。自然是旱地。即便推平了也不心疼。再加上在大同城以南。真要出了什麼事情,也不會第一時間被波及,有得是反應時間。
不過,這裡平整土地。修建房舍等等工作,都需要很長時間。
今年周夢臣很可能看不到了。
周夢臣也沒有閒著,他親自主持之下,徵用了城外一處軍營。主持開發一套罐頭生產線。當然了,這個時代的罐頭生產線也不用什麼自動化模組。無非是將羊宰殺。處置羊肉。最後到了封裝罐頭這一些了事情。都集中在一起。
只是周夢臣發現,真要大規模生產的話,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大量陶罐。
說實話,這不是一個問題。不要說,燒製陶器了,就是燒製瓷器。在大明也算不上什麼問題。唯一的問題是不要說景德鎮了,就是河南山東一些瓷器作坊,也比大同本地的技術好。
不過,周夢臣也沒有想過燒出的瓷器有多好。
甚至周夢臣想過,要不要用來做鐵罐頭。
的確,誠然而今朔州產鐵規模還被限制。但是周夢臣敢肯定,在今明兩年,朔州地區的鋼鐵產量,定然要爆炸生產。原因無他。晉商不是傻子。他們投了這麼多年在鐵上面,怎麼不想回本。
而且這三十個鐵爐,也不是一家拿到手中的。的確他們合起來都叫晉商。但是關上門來,彼此之間,還有王家,楊家,張家之分的。
今年下半年,估計他們在處理鐵爐,吸收技術等等方面。要花費太多的精力。而且鐵爐的技術,在周夢臣看來,更多是一種對原本技術的整合,並沒有什麼超越時代的地方。
只要他們用心鑽研,一兩年間,甚至更早的時間就能完全吃透,到時候,在原版的技術基礎上,再改進修建一些新的鐵爐決計不是問題。再加上晉商通達天下的商業渠道。周夢臣估計,長江以被的鋼鐵生產都要集中在朔州這裡了。
倒是他們競爭越激烈。鐵價越便宜,做鐵罐頭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而今周夢臣還是緊急在大同城外弄了一個燒陶的作坊。大批次供應陶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