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氣學探源,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十一章

氣學探源

王素這個給周夢臣帶來極大的驚喜。

不過其他實驗專案,就沒有那麼大的驚喜了。

周夢臣領著吳廷翰看了,火器專案,皮革鞣製專案。羊毛處理的專案等等。

其實真要說起來,而今的研究都非常原始。每一個專案也就三五個人而已。就好像皮革鞣製的專案。其實根本沒有要研發什麼新工藝,而是對原來工藝的整理。

畢竟鞣製皮革的歷史已經有一兩千年了。古人自然有一定之規。只是很多配方什麼的。要麼保密。要麼就是神神叨叨的。根本不利於大批次生產。而且周夢臣也注意到了皮毛生意。

這是僅次於牲口生意之外,最大的生意。

只是在大同當地都是初步處理,很少做成成衣。都是以半成品的方式發賣出去。

自然有很多極品狐裘。非名匠大師不敢動手。但更多是這個時代的消費習慣。很少有成衣的。

但是周夢臣依然想將皮革深加工這個產業留在大同。一來是大同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二來,周夢臣總覺得自己應該給大同百姓留下一些什麼。

其實,周夢臣在皮革鞣製專案之中,也秉承一種整理國故的心思。

他其實發現,大明很多技術,很多工藝,其實並不落後。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精湛的。一些大匠放在後世,都是藝術家的水準。之前周夢臣覺得工業革命,新技術就是新技術。

但是他深入瞭解這個時代,深入參與進去對鋼鐵與火炮蒸汽機的研發之後。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任何新技術都是建立在舊技術的根基上的。周夢臣敢肯定,他造出來的蒸汽機,在具體工藝上與英國人的蒸汽機有很大的差別,即便結構相同,工藝上也截然不同。

這就是中國先輩,手工藝者,代代相傳的最大財富。

周夢臣不知道胡適的整理國故都有什麼成果。周夢臣的整理國故,與其說整理國故,還不如說是技術調查。將之前的技術進行了精準化,形成工藝檔案。並且將所有工藝都摸一遍,最好形成一套技術手冊,將來想用什麼的時候,也好查詢,不至於重複造輪子。

當然了,在其位謀其政,周夢臣而今只能想想。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只能等將來再說。

周夢臣將這些專案,一項項介紹給吳廷翰。

其實,吳廷翰對這些具體的技術問題,有些瞭解,有些不瞭解。也不知道這到底有什麼好處。但是看見一個個風華正茂的學子,吳廷翰內心之中就有滾滾熱流在翻滾。

無他,凡是留在這裡的做實驗的學子,不是各導師的親傳弟子。也是列入備選的。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這個待遇。別的不說,很多實驗花費好幾十兩,上百兩,甚至過千兩的也有。

這些錢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不信任不可能讓他們來這裡的。

也就是這些人都是氣學嫡系門人。他們的老師,不是周夢臣的弟子,就是周夢臣外門弟子,還有李時珍一門的師兄弟,還有吳廷翰派過看來的人。

都是氣學嫡系,是氣學的未來。

這是吳廷翰最高興的事情。

他垂垂老矣。日暮西山。作為氣學宗師,他從來不相信什麼鬼神之說。也不懼死亡。唯獨放不下的就是王門一脈的傳承。而今他僅僅在這裡就見到幾十個學子,一個個精氣十足。

僅僅是這些就比他在無為培養的弟子要多。

他怎麼能不高興。看到這裡,他內心之中最後一絲芥蒂也放下了。而今氣學大好局面。不能破壞。今日他與周夢臣就學術觀點鬧翻的話,氣學內部就要先分裂了。吳廷翰心中暗道:“罷罷罷,千載之下,方知是非對錯。人生不滿百,何必憂千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