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一年一度秋風起,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六章
一年一度秋風起
秋收如期而至。
也算是老天爺保佑。在秋收之前,下了幾場雨,似乎是整個上半年的雨水淤積所致,下得很大。甚至讓周夢臣一度覺得要發洪水。好在幾日宣洩之後,也就是過去了。
不過,秋雨之後,御河滔滔而下。文鶯湖也水滿而溢。幾乎沒了壩頂。似乎一瞬間,整個北方苟延殘喘一個夏天水系,一下子拽起來了。
以至於所有人收莊稼的時候,田地裡面十分泥濘。
今年周夢臣不準備下地了。
之前是艱難困難的時候,周夢臣必須以身作則。而今雖然今年上半年過得很是艱難。但是總體來說,一場秋雨解決了周夢臣大部分問題。甚至讓周夢臣感覺,或許自己有些用力過度。
今年收成定然是好不了。但是周夢臣請了好多老農估計收成,最後結果,大體是在滿足大同百姓口糧之外,略有盈餘。至於盈餘有多少,就看著一場秋雨下得多好了。
掃掃倉底。周夢臣大概能擠出十萬石,至於南邊四州五縣的糧食。周夢臣根本沒有呼叫。用來招攬饑民北上了。
無他。大同周圍。大同,懷仁兩縣,再加上十幾個衛所的土地,都是周夢臣自己管轄的。大部分百姓都是依附在軍中。所以周夢臣能保證沒有饑民。但是南邊州縣管理方式完全不同。即便楊繼盛的舉措已經是一次減稅了。但依然有很多百姓熬不過去了。
只能逃荒。
周夢臣而今就缺人。既然有流民。周夢臣乾脆將他們遷過來,補充北邊的民戶。這十萬石即便運輸過來,也是有耗損的。乾脆就地使用了。
當然了,這一切的底氣,就是楊博給周夢臣的書信。一百萬兩白銀。周夢臣不能不稱晉商豪氣。果然是能稱雄數百年的商業集團。而今雖然還沒有到達全盛時期,但是底子已經相當雄厚了。而且玉林開關,也讓晉商狠狠地賺了一筆,而且是一個持久的買賣。
周夢臣也明白,沒有人無緣無故對你好,他欠了楊博大人情。這個人情總就要還的。
到了他這個地位,人情債未必比一百萬兩差了。
對於周夢臣這個級別的人來說,上面談定了。下面的事情就不用周夢臣出面了。徐渭就替他談了下來。
很快徐渭就過來稟報了。
“大人,談妥了。三十座高爐折價三萬兩一臺。朔州監負責為他們培養一批工匠。知道他們能夠完全掌握高爐的所有技術為止。不過,一百萬兩的總價卻是有。只是他們想大多少用糧食支付。”徐渭說道。
周夢臣聽了,微微一笑說道:“山西老扣。算了,不與他們計較,反正我們想要的也是糧食,不過。不能太多了。價格與比例,你要好好談談。我們既不能當冤大頭,我也不想給韃子太多的糧食。殷正茂已經與韃子談了好久了。兩石一個壯丁。”
說到這裡,周夢臣的語氣之中,有一絲絲嘲諷的意思。
糧食價格很有周期性的。與糧食生產息息相關。在豐年秋收的時候,最極端的情況。是一兩四石。當然了,這價格都不會維持太長的時間。而今年是災難。糧食價格高企。甚至一度突破二兩銀子一石。
當然了,大同周圍屯田陸續豐收。對糧價是一個有力的對沖。
周夢臣心理價位,就是一兩一石了。
既然如此周夢臣也覺得有一些些虧本。無他,經過周夢臣的水利改造。周夢臣敢肯定,大同農業生產大有裨益。今後大同即便再遇見這樣的旱情,也不至於出現大問題。糧價定然是下行的。
他買在高位了。
至於韃子那邊的談判。讓周夢臣不知道高興好,還是傷心好。
殷正茂還是有手段的。將價格給談下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