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楊博的心思,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不是周夢臣,而今其他官員。張四維定然覺得天下之間,誰不愛財。但是如果是周夢臣的話,就要另當別論。周夢臣好像有一隻點金手。所過之處,點石成金。
而且更古怪的是,周夢臣的身價一直沒有怎麼增長,他都沒有將銀子拿到自己手中。甚至周家這幾年的產業擴張,還是因為李雲珍的經營。畢竟周夢臣名頭在這裡放著,誰也不敢在周家的生意搗亂。周家一些也是獨門生意,別的不說,就是外城主街道不知道多間店面,而今都租出去了。租金自然上漲了不少。周家家底也厚實了不少。
但是這些房產最多一兩萬兩上下。比起周夢臣創造的價值,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楊博說道:“你也說了,周夢臣只要不出事,二十年後,天下無人可以與他爭。你們這一輩人出了一個周夢臣是幸事,也是不幸事,就好像是王陽明一出,天下學者黯然失色。但是周夢臣今後不管成敗,都要做一番事業,世事如棋。到時候定然一番精彩局面。只是老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了。”
“你說,不應該與周夢臣結一下香火情嗎?”
“我估計,周夢臣都沒有想過百萬兩。但是,事情不就是這樣嗎?該五十萬兩的東西,你給二十萬兩,這是結仇。給五十萬兩,只是平平,給一百萬兩,今後我們就是周夢臣座上客。”
張四維沉吟片刻,說道:“晚輩受教。”
楊博說道:“我就不寫信了。你回去告訴家鄉故老,說這一件事情我定下來了。如果不願意,就當是借給我楊家,讓我家出大頭。記住,周夢臣這個人,如果沒有一棒子打死的可能,就萬萬不要得罪。”
“有些不合時宜的話,也不要再說了。”
張四維聽了,頓時臉色微微一紅。他本想在楊博面前表現一下。卻不想卻出了醜。最後那一句話。自然是說張四維將周夢臣比作王安石的話。
張四維立即說道:“晚輩明白。”
楊博又與張四維拉拉家常,問了問張四維在翰林院的情況。叮囑他坐夠冷板凳,多交朋友,少結冤家。隨即有寫了幾封書信,卻是楊博在京師的故舊。讓張四維上門拜訪云云。
隨後留張四維吃飯,張四維才千恩萬謝地走了。
楊博在張四維走後,拿這周夢臣的書信,再看了一遍,親手封好。放在一個匣子裡面。這個匣子裡面都是楊博覺得重要的文書,其中赫然有徐階的書信。
楊博心中暗道:“這個善緣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到。”
楊博這樣與周夢臣接近,自然是有原因的。絕對不僅僅是周夢臣大好前程。畢竟二十年後,周夢臣即便能成為首輔,楊博也用不上了。他之所以想給周夢臣這個人情,就是為了入主中樞。
楊博與周夢臣雖然都巡撫,但是兩人卻截然不同。周夢臣是碰到了天花板,很難升上去了。而楊博卻是站在了跳床之前,他的資歷功勞都已經到了國家重臣線上,只要一個機會,就能一飛沖天。
只是嚴嵩與徐階在上面壓著。楊博想在中樞謀一席之地,並不容易。
他想來想去,還是要謀大司馬,也就是兵部尚書。兵部尚書聶豹在徐階的保護下,已經當了幾年。以大明尚書更換的頻率來說,已經不短了。嚴嵩對聶豹也很不滿意。
而楊博在軍事上又是名聲在外。一旦聶豹去位。楊博很容易列為兵部候選名單之中。但是候選是候選。怎麼從候選變成正選,卻是難了。
楊博畢竟不是徐階的嫡系。所以楊博而今就在下功夫。周夢臣即便立下再大的功勞,兵部尚書也沒有周夢臣的份了。但並不是說周夢臣就沒有發言權了,甚至正因為周夢臣決計不能擔任兵部尚書。他的發言權反而更大了。
所以很多人事鬥爭,在揭幕之前的數月甚至數年,佈局已經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