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章 周家鋪子,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章
周家鋪子
凡是要砸人飯碗的事情,都不是容易做的。
清丈土地。重訂黃冊,就要知道他們敵人是誰,自然是州府縣衙的吏員。畢竟原本的黃冊之所以會變成不堪用,本質上就是這些人尋求權力尋租的空間造成的。而今上面要徹查,哪裡有那麼容易啊。
這些吏員倒是沒有殺官的勇氣,但是到底是人家數代人的財富來源。按理軟對抗的方式還是有的。
畢竟各地縣衙裡面的賬冊文書,都是他們吃飯的傢伙,在上面做做手腳,人為的增加障礙,不過分吧。
只是奈何這些吏員有一輩子的經驗,而大同書院的學子有數年專業學習的數學知識。最後還是數學勝過了經驗了。不管他們再怎麼動手腳,都會被找出來問題。
楊繼盛甚至覺得,如果他不是帶了這些人過來,這一次清丈的結果,要麼是他做出一些退讓。要麼是不一小心中招了。
楊繼盛固然有討好周夢臣的想法,也覺得如果吏員讀過聖賢書的話。也不會有那麼多基層腐敗。才推薦這些人的。
周夢臣淡淡一笑,說道:“這樣吧。不要斷了人家前程,這些列入吏員的不如吏籍。等他什麼時候不做了。讓大同書院出薦書推薦人員。楊兄你覺得如何?”
楊繼盛聽了,哪裡不知道周夢臣的心思。在他看來,周夢臣在很多事情都可以鐵面無私,唯獨一牽連到氣學方面,就變得俗氣起來。其實周夢臣而今說的,並不合規矩。奈何大明上下有太多不合規矩的事情了。
以今日周夢臣威望,楊繼盛不反對,這事情就能定下來,等什麼時候周夢臣不在大同了,這一件事情就是大同的規矩,或者潛規則了。
楊繼盛並不是氣學門徒,但也沒有與周夢臣作對的意思。雖然對周夢臣這樣舉動,有一點點微詞,但總就覺得無傷大雅。說道:“周大人說了算。”
周夢臣說道:“今年四州五縣旱情如何?”
楊繼盛嘆息一聲,說道:“不容樂觀。桑乾河沿岸的州縣還好,特別是山中的廣昌與靈丘,旱得尤其厲害。太行山中的泉水有些都乾涸了。今年想從這裡弄銀子,是可以的,但是要糧食,卻不好辦啊。”
周夢臣將人口買賣的事情,告訴了楊繼盛。說道:“楊兄可有良策?”
楊繼盛思來想去,說道:“不能請朝廷撥一些糧食嗎?”
周夢臣對大同的經濟政策,談不上竭澤而漁,但也能考慮的都考慮了。周夢臣也是沒有什麼辦法了,楊繼盛能有什麼新辦法嗎?想來想去,也就是向朝廷求援了。
周夢臣說道:“已經去了一封奏疏。罷了,楊兄。你們再次合署一封奏疏,向朝廷說明此事吧。”
楊繼盛自然不會拒絕。
只是周夢臣知道,如果第一封奏疏有用的話,這一封奏疏寫了也沒有用,如果第一封奏疏沒有用的話,這一封奏疏寫了也是白寫。
周夢臣心中暗道:“想來想去,只有賣家底了。”
周夢臣夜宿應州,怎麼都睡不著覺。想了想派人去找殷宗伊。
因為周夢臣對晉商到底是隔了一層,他雖然與晉商打過交道,但是是居高臨下的要錢,對晉商內部的事情不大清楚。而周夢臣考慮了自己的人脈,發現最有可能瞭解晉商的人,不是別人,就是殷宗伊。
第二日,周夢臣與楊繼盛乘船向朔州而去。
只是桑乾河的水有些淺。原本寬闊的河道,僅僅剩下一線了。只能過一艘船。甚至在有些河段,周夢臣都懷疑不能行船了。北方到底不是南方。水運絕對是南方勝過北方最大的利器之一。
水淺如此行船就慢了。
還沒有到朔州,就聽見岸上有馬蹄聲。有人換了小船登船。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