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黃河銀行的第一筆業務,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十七章
黃河銀行第一筆業務
周夢臣與楊博深談了一番,第二日,楊母出殯。周夢臣作為賓客之一觀禮。
然後楊博就離開了。
河朔很多事情都離不開他。特別對鄂爾多斯戰事的準備,已經開始加緊,等開春之後,就要對鄂爾多斯用兵。雖然,誰都覺得鄂爾多斯之戰,估計就是一場武裝行軍,畢竟土默特本部已經不存在,一些外面的駐軍,還為什麼打仗。但是,戰爭畢竟是戰爭,誰也不能將戰爭當成兒戲。
楊博不坐鎮河朔,他自己都放不下心來。
不過,楊博走了。並不妨礙黃河銀行的成立,反正楊博這一段時間之內,已經說服了蒲州一系的晉商。由張允齡總掌此事。張允齡的弟弟,張暇齡更是確定了未來黃河銀行的大掌櫃。
周夢臣並沒有意思他,他這個決定對張四維有強力的影響,本來張四維要在翰林院坐上十幾年冷板凳,但是而今卻不用了。無他,張家作為實際掌管黃河銀行的家族,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強,而這種實力上的提升,更是影響到了張四維的官運上。
當然了,這是後話。
在楊家的喪事過後。周夢臣回到的朝邑。幾日之後,張家兄弟整合了晉商的條件,來到朝邑與周夢臣這邊談。
周夢臣並沒有接待,而是讓徐渭去接待。
徐渭與他們經過幾個回合的談判之後,卻給了周夢臣一個意想不到的方案。
周夢臣看著徐渭拿來的方案,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因為這完全打亂了周夢臣的賑災方案。
周夢臣賑災方案,總體上來說,是以工代賑。投入資金與糧食,修繕各地的橋樑,水利工程,修繕耕地城垣,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讓關中恢復生機。
對於貧民能做工的就做工,不能做工的也要給一些糧食,讓他們熬過這個災年。
但是張家兄弟,給出一個讓周夢臣很吃驚的方案。
用現代的話來解釋,就是《關於華陰大地震農業專項底細貸款》。張家兄弟想要將低息貸款給關中士紳。因為,這一次地震,關中士紳大部分損失慘重,他們已經有些自顧不暇了。其中關鍵問題,其實還是錢糧的問題。
畢竟,這是關中。西北少有的人口密集地區。
雖然地震死了不少的人,但是各地士紳並沒有到缺少勞動力的地步,甚至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大擴張的好時機,因為他困難,百姓更加困難。
這個時候,只要借給這些士紳一筆錢。讓這些士紳去安堵地方。經營生產。甚至土地兼併。總之,一切經濟活動自己運動起來,要比周夢臣原來的賑濟方式要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對周夢臣來說,這是惠而不費。
誠然,周夢臣對欠黃河銀行的錢,根本沒有著急還。畢竟比後世的財務赤字。大明這才算到哪裡了。甚至深究周夢臣之心,未必沒有想讓高額的財務赤字來壓迫大明財政體系儘快改革的想法。
但是這畢竟是要還錢的。
但是張家兄弟這個方案,這些債務是讓關中士紳承擔,而不是朝廷承擔了。
周夢臣想了想,說道:“徐兄,你覺得晉商哪裡是什麼意思?”
徐渭說道:“我推敲過,無非是兩個意思,趁著這個機會,將黃河銀行鋪滿整個關中,並與關中士紳建立起關係。”
周夢臣點點頭,地方保護主義什麼時候都存在。
而銀行這個新興模式,其實也是建立在很多舊式生意的衰敗之上的。並不是說,在沒有銀行之前,民間就沒有經營放貸業務了,恰恰相反,幾乎每一家士紳都有。
只是不成規模而已。晉商聯合辦起的銀行,對於其他商人就形成了降維打擊。很多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