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詔獄中,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好像大明與西夷接觸。
在周夢臣口中,也是後世歷史學家的總結。站在歷史的高度上,其內容簡潔而有力度。即便夏言是當世第一流之人物,但是在他心中,西夷的一點小亂子,與明初的倭寇,並沒有什麼區別。
根本沒有想到這些。
周夢臣說道:“這-----”
只是這個問題,讓周夢臣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夏言見狀,輕輕一笑,說道:“那我就不問了。其實你師傅臨終的時候,給我寫過信,讓我幫你一二,從你到京,恩怨紛雜,我也沒有做到最長輩的責任。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我夏某人臨終之前,見到的最後一個人,是你。這樣吧。你如果覺得我這老朽的見識,還有一二可取之處。就說說你自己吧。讓我這長輩指點一二,也讓下去之後,見了你老師,也有話說。總不能失信於故人吧。”
周夢臣說道:“夏公,您不怪我?”
夏言說道:“無非一死,縱然沒有你,嚴嵩會讓活著?我夏某活著一日,嚴嵩一日也睡不著覺。這都是小節了。”他微微一頓,說道:“怎麼,你覺得我這個階下囚,不日下去的老傢伙,沒有資格指點你嗎?”
其實,如果沒有周夢臣將他勸諫皇帝的那一番話,說給夏言聽。還有對倭亂的獨特視角,夏言未必願意與周夢臣多說話。
夏言的傲氣,是滲透到骨子裡的。
即便而今,不日西去。夏言也未必看得起很多人。
周夢臣與夏言有過很多次接觸,但是從來沒有一次,是不設成見,開誠佈公的說說話。而今夏言臨終之前,褪去了所有的身份,同樣也去了所有的成見,反而能客觀的看待周夢臣。
兩人才有談話的前提。
周夢臣立即說道:“晚輩不敢,只是晚輩不知道從何說起?”
夏言說道:“為人之先,在於立志。敢問你的志向是什麼?”
周夢臣遲疑了。他的志向很明顯。
那就是科學廣傳天下,最後成為大明官學,從而根植於中國社會之中,成為推動社會發展根基所在,從而改變歷史之上種種屈辱。只是這話,周夢臣有些不敢在夏言面前說。
畢竟,在周夢臣的印象之中,夏言在這上面可是老頑固。因為很多觀點,對他有很多批評。而今這個時候,如果說出來,恐怕也得不了什麼好處。
而且周夢臣一點也不想與夏言吵。
這個時候再與夏言因為學術問題爭論一番,有什麼意思?
夏言嘴角微微一勾,說道:“怎麼?你是沒有志向,還是覺得自己志向卑劣之極,不敢在我面前說?”
周夢臣聽了夏言的話,只覺得某些人即便臨死,還是那麼討厭。忍不住說道:“夏公,何必激將。只是我的志向,夏公恐怕不愛聽。即便夏公這樣說,我就說了,我不過是想將我的學問發揚廣大,成為天下顯學,不才也能作為一代宗師,流傳百世。”
夏言聽了,頗有感嘆,說道:“年輕真好。你的志向不錯。”
周夢臣等著夏言的反駁,卻不想夏言卻這樣說。他忍不住問道:“夏公,您不是對我的學問一直有偏見?怎麼今日?”
夏言說道:“我夏言雖然精於禮制,但是倒是忙於庶務,多少年都沒有正正經經讀過書了,王陽明的學問還研究過一二,但是你周某人的學問,當時不過掃了一眼,哪裡來得及深究,哪裡又有什麼看法,或者偏見?”
“對你學問有偏見的,不是我夏言,而是大明首輔。而今我不是了。這事情,就留給別人去煩惱了。你明白?”
周夢臣聽了。心中有一些地方明白。有些地方卻不明白。說道:“晚輩愚鈍,還請夏公指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