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勝讀十年書,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即便學問是對,也未必有人願意認。”
周夢臣覺得夏言的話,或有所指。周夢臣細細品讀,那就是他儘量將學問向理學上面靠,但是很多讀書人都不認可,或許,就是在傳承上有問題。
夏言繼續說道:“這一點上,氣學一點也不差。”
“氣學之始,從西銘先生開始,這西銘先生四句,橫絕古今,可惜後繼無人,到了南宋時期,有黃震,文天祥承其緒,憲宗之後,大明理學僵化,有志之士,無不在找尋出路。故而各種私學大興,最大兩脈,就是氣學與心學,只是王陽明一出,心學大盛,立即壓倒了心學。成為天下顯學。”
“你覺得王陽明是憑藉學問勝過氣學的嗎?”
夏言自問自答,說道:“是也不是。說是,王陽明的學問是有一套的,自成一體,也頗有境界,然其不能服羅欽順。即便稍勝半籌,也不足以全勝氣學。在我看來,心學之勝,在於其如禪宗,入門太低了。似乎懂幾句,四句決,就立成心學之高徒。販夫走卒都可入其門牆。而氣學卻不一樣了。這是心學之所以壓倒氣學之關鍵。”
“說不是,那就說到王陽明這個人了。”
夏言微微一愣,似乎想起了王陽明的種種,說道:“陽明公即便不做學問,也是天下第一等人。觀其平寧王之亂,吾而今依然歎為觀止,實在不知道其如何為之,縱然而今我放在陽明公那個位置上,也不可能做到旋滅寧王。”
“陽明公之功業。我這一輩子都不能超過,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陽明公能在首輔的位置上,又當是何等作為,只是可惜了。”
“而今心學信徒到底是心學門徒,還是陽明公的門徒,還真不好說。如果是陽明公門徒,吾亦願為之。”
“你明白嗎?”
周夢臣恍惚之間,有些明白了。說道:“我明白了。”
大明正德與嘉靖之交,如果士大夫階層有什麼全民偶像的話,那麼這個人就是王陽明。夏言這樣的人,都覺得自己一生功業,不如王陽明。其他士大夫又做何感想。
王陽明的個人魅力,與王陽明心學的學術影響力,是難以分開的。
後世人所瞭解王陽明,是從他的學術成就開始,但是當時人卻不是這樣想的。在當時人看來,王陽明學術成就,僅僅是王陽明的一個側面而已。
夏言說道:“這就是我讓你出外的另外一個原因,京師不是建功立業之處,立功,立德,立言,三者看似為三,其實是一,不立功者,何以言德,沒有德行之人,可以立言?”
“你如果想榮華富貴,在京師自無不可。雖然嚴嵩為患,有我給你指一條路,足以讓你在京師穩如泰山,只是你要聽嗎?”
周夢臣猛地行禮,說道:“不用了。我知道我的路該怎麼走了。”
有人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周夢臣其實有些不明白。但是此刻才明白。周夢臣其實在京師,已經感到很多束縛與限制之處,他的種種改革,即便是有嘉靖的支援,也是困難重重的。
而且很難複製與擴散。
軍器監改造已經成功,但是京師其他工坊,一點動靜也沒有,總不能周夢臣自己一個個動手去改嗎?這效率太低了,他雖然已經培養出一些工業人才,但是這些人才似乎只有在軍器監才有用武之地。
他即便再開發出更好,更厲害的科技又怎麼樣?
如果僅僅束之高閣,科學與其他奇技淫巧,又有什麼區別?
而醫學發展更是證明了這一點,北京的醫院改變不大,甚至還沒有後發展的大同與榆林等地醫院發展快?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