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曾銑面聖,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非臣欲復套,而是如此情況,如果朝廷不有所作為的話。俺答將來必為朝廷之大患。”
“蒙古,我朝之世仇也。”
“一旦蒙古強大,與我朝必有一戰。不是戰於塞外,就是戰於關內,此戰已經不可避免。臣意先發制人,免除邊關戰火之患。”
“而俺答之根基全在豐州灘。”
“如果俺答乃遊牧之民,臣不敢輕言出塞。然俺答建立板升,皆屯耕也。有民數萬。大軍一到,如果俺答逃竄。臣收板升之民,去其首領,編入軍戶,重建東勝衛。如果俺答不逃,則,臣與之戰於板升之野,與邊關也不過數百里而已,後勤無憂,大明精銳自然敢與俺答一戰。”
周夢臣聽了。心中一動,他萬萬沒有想到。
曾銑之所以力主復套,卻還有這個心思。這是一場先發制人的戰事。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朝廷縱然有些困難,要要咬著牙支撐這一戰,否則等俺答大舉南下,損失只會更大。
嘉靖也沒有想到這一點,只見他眉頭緊皺,說道:“叫,陸炳過來。”
黃錦立即派了一個小太監過去了。
不過片刻功夫,陸炳就已經到了。
雖然周夢城聖寵不少,但是嘉靖真正信任的人,還是這位努力低調的錦衣衛指揮使陸炳。
別的不說,只看陸炳的作息時間就知道了。
周夢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裡睡覺的,而陸炳的家簡直是擺設,他大多少時間都在宮中渡過的。幾乎到了嘉靖一聲招呼,片刻左右陸炳就到了近前。是那種好像不在,但是大部分都在的人。
嘉靖見陸炳過來,立即問道:“俺答的事情,你知道嗎?”
陸炳說道:“臣知道一些。”
嘉靖說道:“說來聽聽。”
陸炳說道:“是。俺答之強,在於嘉靖初年,白蓮教教主蕭某出塞進言,從此白蓮教與韃子之間有了聯絡,只是當時韃子並未重視,俺答上位之後,才開始重視。”
嘉靖冷哼一聲,說道:“又是白蓮教。”
白蓮教在嘉靖年間有一場大案,那就是張福達案。
張福達作為白蓮教中人,卻攀附郭勳,一度做到了太原衛指揮使任上。可見當時白蓮教在山西等地的盛行。
陸炳說道:“嘉靖之初,大同兵變頻頻,朝廷多次處置。卻未能盡善,在白蓮教的引誘之下,多有百姓士卒逃入邊關之外,為白蓮教所誘,這些人在白蓮教的管理之下,就成為了板升之民。”
嘉靖之初,大同兵變連連,讓大明前期的大明第一軍陣大同鎮漸漸是衰弱了。原因很複雜,但是其中有一個原因,正德皇帝遺澤。
正德在的時候,在大同的時間,甚至要比在北京的時間還長,他身邊的將領有很多都是大同出身的。但是正德一死,江彬許泰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本來調入京師的邊軍也被壓制了。而作為九邊最強的大同鎮自然也成為很多文官眼中的不安定因素。
而大同本地將領也未必對朝廷信服。
如此一來,各種亂子就發生了。大同兵變有三次之多,甚至有總兵官被殺。大同城被叛軍佔據。雖然嘉靖後來用各種手段,平定的叛亂,但是在叛亂之中,有大量底層士卒,擔心被牽連,再加上當地白蓮教盛行,有相當一部分人一咬牙,就投奔韃子了。
九邊第一的大同鎮就越發衰弱了。而同時韃子也在吸收邊民之後慢慢變強了。只是當時達延汗死後,諸子還有紛爭,內部不團結,尚且不明顯。但是到了達延汗的孫子俺答汗這裡,雖然不能說一統蒙古,但是最少蒙古各部的分裂已經大大減輕。
俺答部兵強馬壯已經是蒙古各部之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