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九章 八股題目,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瞿景淳嘆息一聲,說道:“而今有宵小之輩,不從學問之正道。僅僅是背時文,號稱除卻科舉之書,一概不讀,乃不知有澹臺滅明者,實在可笑。”
周夢臣聽出來了。
雖然瞿景淳口中將禁錮人的思想駁斥的乾乾淨淨的。但是恐怕很多人都是走邪路,不走瞿景淳所謂之十年功夫的堂皇大道。而且劣幣驅除良幣,今後走所謂歪門邪道的人恐怕會越來越多吧。
瞿景淳也覺得這個談話不太愉快,將話題轉到了題目之上。說道:“大題最重要的不是簡單,而是少。”
“我建議你五經之中,選《春秋》當本經。原因有三。第一我的本經是春秋,在這上面可以多指點你一些,第二,就是春秋一經選得人並不多,以春秋得前三甲乃至於前二甲的人很少,但是五房之中,總要有所均衡,你要想混入三甲進士,那麼春秋是比較容易的。”
“第三,就是春秋的字數比較少,本經一萬八千字,雖然有胡國安的註疏,但也不是太多的。而且一般來說,不會取胡注為題,如此一來,春秋的題目就在這一萬八千字之中,有些避諱的字,比如,死,卒,不能為題,整個春秋經,一共有七百多道大題。而今一般來說,選題就會刻意與往年,還有各地方的考題避開,如此一來可選之題,就去了大半。在考官出來之後,根據喜好,又能排除一部分。春秋一經,只需準備二三百道題就行了。”
雖然四書五經並列。
但是在科舉考試之中,四書的重要性遠遠的超過了五經。
因為四書每一個人都要考,但是五經只需選一門作為本經而已。
周夢臣一聽最後這一番話,立即反應過來,說道:“瞿兄,如果按你的說法,整個四書大題,總共準備多少道就行了?”
瞿景淳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加起春秋題,大體不超過三千道。”
周夢臣大喜過望,他迅速在心中算了一道算術題,八股文一般要求在五百字到七百字之間,就當每一篇都是七百字。總共就是二百一十萬字,雖然還是有一點多,但是如果這個數字,與一輩子榮華富貴相比。
又算得了什麼?
而且周夢臣聽瞿景淳話中之意,這三千題之數,未必是實數。畢竟押題這一件事情,凡是當學生誰沒有做過,完全不用全部背下來。只需壓中題目而已。周夢臣不知道高考的題目到底有多少道。但是如果高考的題目僅僅有三千道的話,估計會有無數人壓中題目了。
不要忘記了,從太祖年間考到現在,一直是這一套題庫,幾乎每一個題目都是有經典範文的。很多範文是某些人做一輩子文章都不能超越的文字,還不如想辦改頭換面,將這文字改成自己的。
豈不是勝過自己辛辛苦苦去寫。
網文尚且有中譯中。要知道這一舉登科後面有多大的利益,各種改造手法也就應運而生了。
這樣的情況下,我還費什麼力氣去十年苦讀,遍讀天下之書,增長學問,還不如想辦法,去背書。押題,去抽皮扒骨的改造文章。
周夢臣忽然發現,八股文其他的弊端還有待商榷,但是題庫太小,卻已經是顯而易見了。
或許制定八股文這個體系的太祖皇帝與劉伯溫劉青田將理學定位官方主導思想,其餘的並沒有多想,而今後面一代一代考試下去,卻讓這些人為了考試而考試,甚至連理學本身都不去鑽研了。
他們一心一意想玩轉這個文字遊戲,從而享有不盡的榮華富貴。什麼思想不思想的?與他們何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