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六章 銅活字,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十六章
銅活字
正如這個太監所言,他們在這裡的人,不過是識字而已,更多的文化水平就沒有了。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大內太監之中,就沒有幾個文化人了。其實不少,但問題是但凡內書堂出來的有文化的太監,都是削尖了腦袋往上面鑽,誰想來這裡主持經廠。
與國子監官方印刷,與南方民間印刷相比。不管是國子監,還是江南民間,是從來不缺少讀書人的。
如此一來,經廠本又豈能與這些本子相比?
最簡單的一點,經廠本很少有原創的,都是翻刻民間流傳比較廣的本子,甚至在翻刻之中,也總是出這樣那樣的紕漏。
不過,周夢臣又不是來負責這一件事情的,他只是想看看能不能借用經廠熟練印刷工人,還有銅活字。反正經廠這些缺點,周夢臣完全不在乎,且不說周夢臣是可以找一批讀書人來校對之後,將稿子給他們印刷便是了。單單是這些郎中每一個也不是文盲。
說句不客氣的話,大明的名醫在文化水平上甚至要比一些士大夫要強。畢竟一些士大夫可以濫竽充數,但是名醫很少能濫竽充數。所以,這些人的稿子,周夢臣也不覺得需要怎麼校對。
周夢臣也沒有在這一件事情深究,而是說道:“你這裡可有銅活字?”
管事太監微微一愣,說道:“倒是有,經廠還負責印信的製作,成化年間,南方有銅活字後,經廠也嘗試造了幾批,只是效果不如預期,也就封存了。不知道還有沒有了?”
周夢臣說道:“怎麼會沒有?”
管事太監一聽,臉色微變,說道:“有,一定有。怎麼會沒有啊?”
銅活字可是銅啊。
古代的中國是一個缺銅的國家。銅是可以直接當錢的。銅活字封存,就等於一大筆錢被封存了。以大內管理程度,這些銅活字被人倒賣出去,絕對不稀奇,甚至是大機率的事情。
歷史上康熙年間大規模印刷《古今圖書整合》,用得就是銅活字。但是這一批銅活字的下場,就是封存高閣,被螞蟻搬米一般,一點點的偷盜殆盡。
只是這個管事太監想起了剛剛黃錦放得那一把火,可是燒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也讓他心驚肉跳,好在經廠在整個大內之中,是一個不起眼的存在,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
而今周夢臣又是黃錦介紹過來的。讓他不得不多做聯想。
所以,不管真有還是真沒有?此刻就一定要有。
周夢臣並不知道管事豐富的內心活動,說道:“那麼去看看?”
管事太監小心翼翼的說道:“好,只是多少年沒有用過了,一時間比較不好找。能否------”
周夢臣說道:“沒事,我在這裡等便是了。”
管事太監說道:“那請大人稍等片刻。”隨即就顧不得其他了,立即去找了。
過了好一陣子,才算是搬出來十幾個箱子,說道:“大人,銅活字都在這裡了。”
周夢臣讓人開啟箱子,自己拿起字模檢視。
說是銅活字,其實有些不大對,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金屬活字。周夢臣拿出字模一看就知道,這絕對不是純銅,只是一時間看不出來,是摻了什麼金屬。不過,這不重要。只要能用就行。
隨即周夢臣又檢視一些,其他與銅活字一併拿過來的東西,撿字盤等一系列的工具。
周夢臣一個個看過去,揣測這些工具的用法。
管事太監小心翼翼的說道:“周大人,其實你要印什麼,木活字一點也不比銅活字差,甚至木活字要更好一點。而銅活字才大規模使用才興起了幾十年,不管是著墨,套印,等等技術都是有一些問題的。否則,我們也不會將這些活字束之高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