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原來如此,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零七章
原來如此
夏府。
曾銑將山西鎮的各種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說道百姓被邊患之苦,糧草支運之苦,等等,忍不住壯懷激烈說道:“夏公,邊患日重,山西百姓思朝廷振作,一大破韃虜,使得內外得安。”
夏言捻鬚說道:“百姓之願,難道不是老夫之願。”說著,夏言拿著一邸報,將其中關於邊患的一封封都拿了出來,將整個桌面都鋪滿了。說道:“我在內閣,日日見此,難道沒有錐心刺骨之痛。然天下人稱老夫為丞相,但是我能做的也不過選人任將,大事還是有下面人做的。”
曾銑聽到了這裡,內心一動,對夏言所言之事,有所預料。
接下來,果然不出曾銑所料。
夏言說道:“本堂欲以君為三邊總督,將邊關之重,寄予君手,君何以教我?”
曾銑聽了,立即起身說道:“謝過夏公。”如果說他沒有想過他要去邊關任職,是不對的。他對他的去向有兩個猜測,一個就是留在京師,另外一個就是去邊關,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去當三邊總督。
因為曾銑在資歷上是有所欠缺的。
他而今僅僅能掛上侍郎級別的官銜。而三邊總督一般是掛兵部尚書銜。
曾銑是高任了。
沒有夏言的支援,是不可能達到的。
只是讓曾銑立即就三邊總督一任發表看法,卻有一點難了。他之前覺得他只會擔任一地巡撫,沒有想過三邊總督之事。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夏言也看了出來,招呼一聲,說道:“換茶。”
重要的不是茶,而是給曾銑一些整理思緒的時間。
立即有人為他們換了新茶。
一個老僕悄然過來,將一張紙遞給了夏言。
夏言看了,嘆息一聲,說道:“原來如此。”
曾銑湊趣說道:“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
夏言說道:“一件小事而已。”隨即將周夢臣昨夜得罪嘉靖皇帝的前後,給說了。
夏言在宮中也是有眼線的。
當然了,這個眼線地位不高,說得有些人云亦云了。在他的口中,周夢臣是處心積慮想以水銀有毒,令陛下廢金丹。夏言說完之後,嘆息一聲,說道:“周夢臣畢竟是劉麻城的弟子。也是我輩中人。”
曾銑說道:“如此也算忠烈之輩,自然要救上一救。”
夏言說道:“那是自然?不過也不急,咱們這位陛下,盛怒之下,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但是怒氣過了,還是講道理的。如果周夢臣昨日死了,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昨日沒有死,想來,他畢竟是朝廷命官。還是要過內閣的。到時候再想辦法便是了。先說正事。”
曾銑也是言歸正傳,說道:“夏公,我在山西任職的時候,日思夜想,如果令百姓安居樂業。只有令韃子不南下,而韃子慾壑難填。欲求韃子不南下,是絕不可能。”
“故而欲平邊患,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效仿成祖皇帝,長車驅漠北。令群小臣服。”
“中策,復套,重設東勝衛,扞衛宣大。”
“下策,無非和親開關互市耳。”
夏言一聽,就知道曾銑的意思了。
成祖皇帝的功業最後是什麼樣子?而且而今的大明有能力效仿成祖皇帝嗎?自然是沒有能力的。
至於下策,更不可能。
大明骨子裡是很硬氣的,什麼和親互市,誰在朝廷之中提出來,就被被噴成篩子。
所以,能用的就是中策了。
夏言說道:“子重有意復套?”
曾銑說道:“此乃平生之願。”
夏言閉上眼睛,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