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 棄子,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二十章
棄子
其實這個局面,並不偶然,甚至是必然。
嘉靖雖然常年不上朝,還透過權謀手段,掌控了朝廷大權。朝廷大政皆出於嘉靖的局面並沒有變。但是嘉靖常年不見大臣,其實也將很多庶務都放到了內閣處理。
這就有一個問題了。縣官不如現管。
對下面很多大臣來說。
是,他們上面是有一個皇帝。但是這個皇帝從來沒有見過。一直管他的是內閣夏閣老。而內閣夏閣老脾氣不好,他們親眼見識過,或者聽人說過,這位夏閣老將某大臣,某下官折騰的什麼樣子。
而且面前有生動上演了一目,夏閣老手撕兵部尚書。
那可是兵部尚書?六部堂官之一,很多一輩子能達到最高職位。依舊被夏閣老三下五除二幾乎要逼死,他們豈能不怕?
不過,嘉靖內心之中先有成見。再見此場面,自然有另外的解讀。
嚴嵩雖然不是嘉靖肚子裡面的蛔蟲,將嘉靖的想法揣摩的清清楚楚,但是大體感情,還是有所判斷的,他看了一眼王以祈,隨即收回目光。看上去波瀾不驚,但是實際上已經下了決定了。
夏言轉過身後,向嘉靖行了一禮,說道:“陛下,復套之事,定策已經有年餘,而今九邊將士數十萬枕戈待旦。欲為陛下,滅此朝食,此事氣可鼓,而不可洩。王以祈身為兵部尚書,昧於兵機,明知是朝廷既定之策,陛下欽命之戰,依然擾動人心,大傷軍心士氣,不明正典刑,不能恢弘士氣。臣請陛下罷其兵部尚書,奪其功名,遠竄邊遠山州,向天下昭明朝廷不變之策。”
嘉靖聽了。說道:“嚴閣老,你以為如何?”
這其實已經透漏出嘉靖的一點態度了。
夏言與嚴嵩之間的矛盾,說是嘉靖一手挑撥起來,有些過了。但是嘉靖是最知根知底的。 他用這個問題問嚴嵩,本身就是要讓嚴嵩反對。
果然不出嘉靖所料。
嚴嵩立即反對,說道:“陛下,王大人本職乃是兵部尚書,以本職言事,就算是有錯,也不當深究,況且而今,是不是錯,尚且說不清楚。臣聞聖人納諫,不以言廢人,亦不以人廢言,王尚書為人如何,暫且不論,其上疏七條句句在理。而夏閣老,不欲聞其言,而廢其人,這是做事的道理嗎?”
夏言說道:“好,那麼我就說說做事的道理。”
“九邊數鎮,共動用騎兵,近五萬騎,戰車數萬輛,步卒精銳加輔兵,共十幾萬之多,甚至有些地方,民壯亦從軍運糧,朝廷前後開支三百餘萬兩,更有二百餘萬石糧食,從北京運到九邊邊境。折損不在少數。”
“榆林,寧夏,甘肅,陝西,山西,大同各鎮士卒飲冰枕鐵,以待春暖花開殺敵之時。”
“別的不說,單單是大軍合練車站,已經先後折損百餘名士卒。”
“各鎮將士,乃至於父老鄉親,為了能一絕邊患,都殷勤以盼朝廷大勝,而今這個時候罷兵,恐怕今後百餘年之內,朝廷大軍不敢再言出塞之事。”
“事到如今,復套是必行之,王以祈說得好聽,一言罷之,朝廷已經投入的數百萬兩真金白銀怎麼辦?朝廷威信怎麼辦?”
夏言深吸一口氣,跪在地面之上,將頭上帽子拿下來,說道:“即便陛下不遠竄王賊,臣亦不願意與此獠同列。”
夏言這是在逼宮。
就是讓皇帝在夏言與王以祈兩者之間,二選一。
但是對於夏言來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他必須以決絕的態度,消除一切關於復套異議。
他當然知道這樣做是大大得罪了皇帝。今後定然有後遺症。
只是而今他已經不想這個了。畢竟他之前就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