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臣聞淵,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臣聞淵
聞淵這位老臣,年紀大了。仕途上也沒有多少指望了。
所謂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而今他的精力,將吏部那一攤子事情,弄清楚都有些困難了。更不要說再進一步,執掌內閣了,如果他年輕一點,哪怕僅僅年輕十歲,他也有幾分當仁不讓。
而且卻是不行了。
只需看歷史的嚴嵩,嚴嵩在前期多少手腕,可以說是高明,但是臨倒臺連出昏招,能被嚴世蕃糊弄。嚴嵩之倒臺,與其說嚴世蕃牽連,不如說嚴嵩精力不濟了。
而今聞淵也是如此。知道自己已經不能承擔繁劇的朝政了。當吏部尚書,還可以選幾個得用的下屬,還分擔政務,但是內閣大學士是不可能這樣做的。
這也是聞淵願意與夏言合作的原因。
只是,他可以與夏言合作,卻不可能與嚴嵩合作。
無他,道不同不相為謀。
對於嚴嵩倒夏,聞淵一開始就是一種旁觀的態度,反正他這個老臣,並不是夏言的嫡系。夏言為人也霸道,沒有求到門前,也沒有什麼政治交換,聞淵才不會無端為夏言賣命。
只是,嚴嵩為人處世太不堪了。在倒夏之後,立即發動曾銑冤案。這觸犯了聞淵這位老臣的底線。
且不說,復套之事,聞淵也是贊同的。即便不說復套,曾銑也不是能隨便處置的大臣。
前文說過,自從劉天和之後,大明帥臣邊臣,就缺了不少。最少並沒有那種能執掌三邊,或者宣大,令胡兒不敢南下牧馬的邊臣了。而大明現存的能打仗的大臣,曾銑不能算首屈一指,但也不出前三之列。
即便他是夏言的黨羽,出於清除異己的考慮,要搞掉他。
聞淵也能接受。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宰相也要換換人。
只是曾銑可以流放,可以貶官,可以罷職閒居。但不能死。
畢竟,不管嚴嵩等人怎麼說,聞淵都看得明白,大明邊事情況並不是太好的。只要曾銑還活著,他日朝廷有事,一紙文書,就能讓曾銑官復原職,再加上曾銑在邊關的舊部。說不定能挽回危局。
再說,曾銑的罪名,也罪不至死啊。
但是對於嚴嵩來說,事情不是這樣的。
如果曾銑是沒有能力的大臣,那種因為攀附夏言而上來的大臣,嚴嵩反而能手下留情。畢竟,這樣的人上來的時候,不是憑藉自己的真本事,下去之後,也很難自己爬上來。
他們的政治生命已經結束了。
但是曾銑不同。
曾銑向來以知兵聞名,雖然說夏言對曾銑有知遇提拔之恩,但是說一句不客氣話,即便沒有夏言,以曾銑的才能就沒有出頭之日嗎?不,無非早晚而已,要知道統率十萬大軍,能如臂使指,這種指揮能力。就是放在現在,也是妥妥的高階人才。
正如聞淵想保全曾銑,為國家惜才。而嚴嵩是絕對不能讓曾銑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即便朝廷將來在邊事上有挫折,那有如何?大明底子厚,人才之盛,又不是光曾銑一個。無非是多吃幾次敗仗而已。又傷不到他嚴家。
但是曾銑如果因戰功起復的話,以兩者之間矛盾,嚴嵩就多了一個死敵。才是嚴嵩要擔心的。
夏言閒居三年,又重新起復的事情,可是嚴嵩永遠的教訓。當時嚴嵩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點。而這一次自然要思量周全。
所以,從這一件事情上,聞淵就與嚴嵩尿不到一壺裡。
其實聞淵早就想在嘉靖面前搞嚴嵩一把,奈何不要看周夢臣進西苑如同家常便飯。但是對某些官員,乃至於聞淵這個吏部尚書,更多是透過這奏摺溝通,而且奏摺要過內閣這一關。
今日可算是得了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