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准奏,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營坐鎮京師,震懾天下,只是正統之後,京營日衰,以至於今日。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臣無心揣測邊將之心,只是邊將軍權日重。朝廷不得不多做考慮。”

“臣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有三。”

“第一,將對邊軍兵器生產大多數安置於京師,形成新的內外製衡格局,畢竟而今大明軍隊無火器不可用。”

“第二,臣這一套生產體系,是生產數量越多,就越降低成本。臣保證,加以時日定然將各種兵器價格壓倒一個非常低的價目,有利於朝廷採購。也為朝廷節省軍費。”

“第三,兵堅甲利之後,或許可以重起爐灶,建立新的京營。”

嘉靖聽了,心中思索片刻,說道:“此事關係重大,尚需好好思量。”

嘉靖聽了之後,先是激動了一陣子,畢竟他對京營不滿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好幾次派大臣總督京營,想做出改變。但是總是事與願違。畢竟很多時候,即便是皇帝未必能做了快意事。

而今的嘉靖想要做事的心氣也散得差不多了。

心中的激動平息下來。細細思量就知道想要辦成需要多麻煩。

要改變而今的朝廷軍械生產格局,這裡有多少人事安排,還有權力紛爭。這些東西都不是皇帝一句話可以定下來的。

嘉靖本能就不想繼續下去了。才說了這一句搪塞。

“陛下,不用一下子做出來,可以一步步的來。”周夢臣說道:“而今正是一個大好機會。大軍六萬出塞,所需要的兵器糧草火藥根本就是天文數字。邊塞各地未必能支應。朝廷或許要從南方抽調,臣改革軍器局之後,絕對能補上這個缺口。而且臣不會強迫各邊軍來用的。”

“臣可以讓邊軍來買。”

嘉靖說道:“買?”

周夢臣說道:“對。戶部每年都要撥給九邊各鎮軍費。其中就有軍械打造的錢。臣打造好之後,如果各邊鎮想要,可以討錢來買。”

嘉靖聽了,心中下意思否定了周夢臣的主意。

原因很簡單。九邊運輸困難,不管在北京價格多便宜,如果加上路費之後,這價錢一定高過在當地打造兵器。

畢竟對於大明來說,鐵並不是什麼稀罕物件,九邊很多地方就產鐵。

糧草運輸從後方送到前線,耗費七石,才有一石到的極端情況都會發生。可見兵器運送到前線,有多困難。

很多事情,並不是沒有想過。即便不這樣做,定然是有原因的。

只是嘉靖同樣不瞭解工業化生產的威力,即便周夢臣搞的僅僅是最簡單的改革。生產效率的提升,也足夠壓低極大的成本。當價格壓得足夠低的時候,這一條線就活了。

而且官府運輸與私人運輸是效率又是不一樣的。

不過,嘉靖還是批准了周夢臣的奏疏。一方面是因為嘉靖對周夢臣偏愛。一方面也是現實。

的確即便不去想那些太遠的東西,僅僅是朝廷復套這一件事情上,就有很大的武器缺口。蓋因打仗與不打仗對武器的消耗是不一樣的,就拿刀來說。一柄長刀,如果不打仗,只要保養好,用好些年是可以的,就好像家裡的菜刀。

但是如果一打仗的,一般情況下,一把長刀一定會捲刃的。各種火器的消耗更多。一般這個情況下,需要從各地運輸武器到前線,畢竟前線的產能也不是太夠的。

如果周夢臣能補上這個缺口,本身就省了朝廷不少錢。至於將來?

嘉靖沒有想那麼多。

將來沒有不需要,讓軍器局閒著就行了。並且令戶部單獨撥給五千兩給周夢臣,作為這一次改革的經費。雖然錢有些少了,但是周夢臣覺得精打細算一番,還是能支撐過去的。

只是周夢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