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周長亭,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十三章

周長亭

塞外的風還沒有吹到北京。

但是長亭的風已經吹到了周夢臣身上。

幾乎一日之間,周夢臣就有一個新號,就是長亭先生。

好的作品即便是發酵也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等這送別自己的發酵,要一兩月,甚至一兩年,才傳播開來,這才是正常的情況。但是夏言為周夢臣搭建舞臺之後,幾乎一夜之間,京城官場都在風傳送別。

很快就成為京師風月之地的首選爆款。如果誰在夜裡從煙花之地路過,準能聽見這一首送別。

甚至不僅僅在士大夫之中流傳,也因為通俗易懂,便於傳唱,乃至於北京城的老百姓們也都在唱,大有凡有井水者,皆有周詞的意味。

甚至周夢臣都不大明白,為什麼會這麼爆火。

這其實是有原因的。

這個原因就遠了。

首先在北宋年間,詞都是能唱的。但是到了南宋之後,就變成了文人詞,李清照就吐槽某些人的詞都不能唱了。

這種情況流傳之後,在明朝更如此。

明朝流傳各種曲子,甚至有士大夫度曲。看上去很高雅,但是奈何老百姓不喜歡。特別是一些曲子都時候套用前朝的舊調,倒不是說不好,但是聽眾的口味是會變的。很多東西,一旦高雅起來,似乎就脫離群眾了。

所以士大夫喜歡的詞曲與百姓的曲詞是有差別的。

當然了,這也不是完全不交際的。甚至很多民間小曲,傳播廣了就奪了正統曲子的詞牌。兩者之間,也有很多文人都模仿民間的民歌做詞,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徐渭。

說到底,雙方之間是有察覺的。就好像是網文與純文學之間的差別一般。

周夢臣的送別,其實很難分類的,從格式上可以說是詞。從曲調上,又是另度新曲。說是新詞不錯,但說是曲,也不錯。甚至在音樂上有很大的突破,那種自由度說民歌也沒有什麼問題。

一時間好像打通了上下階層的欣賞閥門,做到了雅俗共享。

在加夏言抬舉,自然沒有人說不好的。

頓時周夢臣暴得大名,一下子在整個北京,乃至於整個天下傳開了。

當然了,這種聲譽暴漲,也不僅僅是這一個詞的作用,畢竟在很多士大夫耳朵之中,周夢臣這兩年出現的頻率也不算低,大家也都聽著耳熟。只是送別這一首詞一下子將周夢臣的名聲推上的高潮。

畢竟一個陰陽官精通天文歷算營造火器等等。士大夫們知道,不過是鼻子一哼,哦,一個工匠之才。

但是而今周夢臣有進士出身,雖然名次低了一些,但是進士畢竟是進士,又有一首詞傳播出去。坐實了周夢臣不僅僅是讀書人,而且是讀書人之中佼佼者,最少詞寫的極好。

這個時候,再讓人知道周夢臣精通天文歷算營造火器云云。所有士大夫都會肅然起敬,認為這是一個大學問家,甚至是一位大儒。

這就是不同身份認同,帶來不同評價體系。

周長亭的別號,也就是這樣來了。

雖然周夢臣年紀不大,但是大家都覺得學問精神,都不會稱呼名字,但是稱呼字,很多人關係還沒有到那個程度。不知道誰先稱呼一聲長亭先生。於是,周夢臣第一個別號就有了。

周長亭。

此刻的周夢臣似乎根本不習慣這種改變。

看著眼前的一封封請帖發愣,張居正過來一看,拿起一封念道:“今日城西荷花開矣,特請長亭先生賞荷。李攀龍上。”張居正說道:“哎呀,不得了了。連李攀龍都上門請教。”

周夢臣說道:“張兄,你還來這說我。我什麼底子,你不知道。在音律上或許有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