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章 今日重提送別歌,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經典的魅力卻是能擊中人心之中一個隱秘的角落,很多歌曲就是越有經歷,越有閱歷,就越不堪聽的,聞淵便是了。

說起來,在座各位對劉瑾當年的事情,都不是很清楚,他們當官的時候,大多都是劉瑾之後,而聞淵不一樣,他弘治十八年進士,劉瑾肆虐的那幾年,正好是正德四年之前。

也就是聞淵剛剛進入仕途的那幾年,正好與劉瑾給撞上了。

想想劉瑾的囂張,與新科進士們的熱血沸騰,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就不用細說了。聞淵之所以資歷這麼老,才升到吏部尚書,也未必沒有當年的事情有關係。

朝廷從來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劉瑾當初將聞淵給打發到下面了,但是劉瑾倒臺了,既得利益者,可未必願意當初那些人都回來了。

如果夏言不將徐階拉回京師,聞淵的現在,很可能就是徐階的未來。

官場很多時候,就是一步錯,步步錯。

如果不是嘉靖而今想用老臣壓制夏言與嚴嵩之間的鬥爭。聞淵估計一輩子都要在南京當尚書了。

想起當年的慷慨激昂,與同年們捨生忘死,彈劾劉瑾,而後死死的,流放的流放,貶官的貶官。衝鋒在前的時候有他們,但是在劉瑾倒臺之後,論功行賞的時候就沒有他們了。

聞淵內心之中到底是什麼滋味,夜深人靜的時候,也只有他細細去品味了。

他當初也不是衝在最前面的幾個人,因為那幾個人都已經死了。

聞淵如此,其他人也如此。

少年人對送別的理解,也許僅僅是兩個人的生理,但是很多時候,生離與死別,有相隔多少?

特別是在古代,很多時候,生離就是死別。

很多時候兩個人還沒有死,但是他們都已經知道,彼此之間已經見過最後一面。天涯海角不復再見了。

這是生理也是死別。

在坐大多都已經年過半百,可感傷之處,不知道有多少,豈能不感同身受,黯然神傷。

當然了,這固然是李叔同詞寫得極好,但也有音樂的魅力。

周夢臣前世也沒有研究過,並不知道這個曲子其實是從日本傳來,而日本又是從美國傳來的。李叔同填詞而已。其中有很多西洋樂理的痕跡,這些異域風情已經被消磨的乾乾淨淨的。

畢竟周夢臣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他以為是純古風。

而宮廷樂師們,更是以最正統的宮廷技法來演奏這一曲。但是骨子一些異域的東西還有,只是讓人聽不出來,反而是滿耳的驚豔與新鮮感。

這種音樂上的耳目一新,與寫得絕妙之詞,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成就才有今日的效果,長亭一曲溼青衫。

好一陣子,聞淵才回過神來,說道:“此曲是誰做的。”

夏言說道:“就是這位武昌周夢臣。”

周夢臣立即起身說道:“見過諸位前輩。”

聞淵說道:“可有功名在身?”

聞淵是剛剛從南京調任的。對周夢臣不大熟悉。

孫承恩說道:“今年新科進士,也算是我的弟子吧。”

聞淵說道:“我剛剛到吏部,缺少人手,這樣吧,將他調到吏部吧。如此人才不能埋沒了。”

這話一說,李士翱不高興了,說道:“聞老大人,周夢臣而今是工部主事,大人就不要挖我的牆角了。”

聞淵眉頭一挑,說道:“工部主事,如此詞才,不進翰林就已經很可惜了。怎麼去做工部主事,理那些俗務,這不是埋沒人才嗎?”

李士翱有些哭笑不得,說道:“周夢臣,你來說,你去不是吏部?”

周夢臣怎麼願意去吏部啊?吏部對周夢臣是一個完完全全的雞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