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一章 拜師,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這個口號在儒學上根基淺薄,只是一個主張。與儒學各派都沒有什麼牴觸的地方。只不過,氣學比理學心學更務實一點。兩者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南方這一張關係網,還是不算密集。但是在長江以北,很多地方都有有交情,或者有通訊的人。

而吳廷翰難得來京師一次,過幾日就要回京,幾個師兄弟在學問上有了疑問,都在問吳廷翰。很快拜師宴,就轉變為了氣學內部研討會。

這個時候,周夢臣是說不上話的。

雖然吳廷翰已經將王廷相的手稿,與自己的手稿,洋洋灑灑數百萬字,全部留給了周夢臣。

而今的數百萬字,不過一部小說。但是在這個時代,可以說王,吳兩人畢生所學。只是周夢臣還沒有細看。對於很多東西,都只能聽聽而已。

畢竟他在儒學上根基太過淺薄了。

說著說著,張潮提了一件事情,說道:“吳師兄難得來京師一趟,要不講一次學吧?”

吳廷翰說道:“算了。北京不是講學之地。”

高拱說道:“張師兄也是的。此番剛剛得罪嚴嵩,又在京師講學,不是送把柄於嚴嵩。不過回到南方之後。吳師兄卻可以試著講學。畢竟南方講學之風大盛,總不能都讓心學講學吧。”

吳廷翰嘆息一聲,說道:“為兄,雖然不敢說拙於言辭,但說陽明先生的弟子,的確有口綻蓮花之能。為兄在家鄉講過幾次學,只有家鄉子弟好好,一旦有外來士子,總是講不成的。”

口綻蓮花在這裡,可不是一個好詞。而是一句諷刺的話。

原因無他。

口綻蓮花說道是僧人說法。而氣學與理學對心學的最大指責是什麼?是逃禪。也就是說王陽明的學問,根本不是儒學,而是佛門的。雖然明代有三教合一的說法。但是在讀書人眼中,儒學還是勝過其他的。將心學開出儒學的學籍。

這個責難有些太嚴厲了。

學術之爭,看似不溫不火,但是下手也不會輕了。別的不說,黃宗羲在寫《明儒學案》的時候,寫的就是心學傳承脈絡,將氣學一脈乾脆省略了。不能省略的也曲筆寫之。

王廷相屬於不能省略的。而吳廷翰是屬於被省略的。以至於吳廷翰成為日本古學主要思想來源之一,被推崇備至,但是在故鄉卻根本沒有名聲。

周夢臣心中一動,暗道:“這不是一個大好機會。”他立即說道:“諸位師兄,我倒是有一個辦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吳廷翰說道:“說來聽聽。”

周夢臣說道:“諸位師兄知道大醫精誠嗎?”

高拱說道:“之前不知道,但是而今卻是知道。畢竟當日大會之後,大醫精誠期刊已經名揚天下。你是想,仿造大醫精誠也發行一本刊物?”

周夢臣說道:“高師兄英明。真是此意。”

吳廷翰對大醫精誠不大熟悉,聽了這番話。又問了問大醫精誠的運作模式。最後問道:“大醫精誠的問題解決了?”

周夢臣說道:“小弟我調任兵部車架司,這個問題馬上會解決。”

吳廷翰說道:“那錢怎麼辦?我雖然不知道大醫精誠砸了多少錢,但是想來不少的。這分錢,我們大概是拿不出來的?”

周夢臣說道:“小弟還沒有奉上拜師禮。這一分刊物就當是拜師禮吧,請師兄放心,用不了多少錢。”

且不說銅活字技術成熟,讓成本降低很多,即便是成本不降低。周夢臣也要咬著牙辦。無他,這分刊物是給氣學準備的嗎?說是也是。但是根本上卻是周夢臣給自己準備的。

既然周夢臣出了錢,那麼主編的權力,自然也在周夢臣的手中。而氣學這一批人,大概是最容易接受科學價值觀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