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格物致知,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要小看著一篇文章。
之前周夢臣的學問,可以被人視為旁門左道。而這一篇文章,正式將周夢臣所有學問列入氣學門庭。成為了正正經經的學問。
單單是這一點的改變,就開啟了周夢臣的科學學說,向大明士大夫傳播的大門。
這是周夢臣無論怎麼努力都不能得到的待遇。
這讓周夢臣對吳廷翰這個師兄感激非常。
不過,吳廷翰忙完這一切之後,也就準備回家了。
用吳廷翰來說,這一次來北京,本來就是意料之外。而今什麼事情就辦完了,他就不在北京討人厭了。
周夢臣留了幾次。也留不住。
只能親自送他出京。
一路送到了通州。
在運河登船之前。吳廷翰找周夢臣深談一般。
吳廷翰說道:“周師弟,今日一別,你我師兄弟不知道何日才能再見,有些話,雖然不好聽。但是我還是要說的。”
周夢臣躬身說道:“師兄,有什麼話儘管說來。我洗耳恭聽。”
吳廷翰說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唯之器。我雖然覺得道器之間,不能以上下而論,道中有器,器中有道。但是君子不器這四個字,還是要謹記的。你的天資很好,我從來沒有見過,你如此思維敏捷,舉一反三,短短數日,似乎將氣學上下,融匯貫通。只可惜,你根底不純。心有雜念。乃是少時,沒有得了好老師傳承,從根子上就缺了太多太多的。”
周夢臣立即躬身說道:“師兄說的是。”
古代中國人與現代中國人的思想有太大的差別了。如果是士大夫與現代高學歷人群之前的思想,又是天差地別。周夢臣來到明代之後,已經補上了很多課程,史書,經學。乃至各類典故,諸子百家,都讀了不少。
但是本性是很難改變。
特別是對於已經形成完成價值觀的人來說。所以這些到明代讀的東西,只是錦上添花,不可能改變他根本的思想。
吳廷翰敏銳察覺了這一點,說道:“氣學後輩之中,你是最能將氣學發揚廣大的。很多東西,一點差錯都不能用,除非今後你一直躲在背後寫文章。卻是不可能的。今後,定然辯難的場合。你一旦挫於敵手,不知道做多少事情,才能挽回的。勉之,勉之,今後寫信也方便了。你有什麼問題,不管千山萬水,都能寫信給我。我辜負老師。只能寄希望於你了。”
周夢臣說道:“師弟明白。定然將氣學發揚光大。”
只是他心下卻有幾分慚愧。
因為周夢臣已經下定決心苦學氣學。倒不是為了掌握氣學。而是準備替代氣學。準備李代桃僵。氣學是有很強的唯物的性質,但並不是全部。比如吳廷翰對於厲鬼這個話題,有一些意見,都很成問題。
周夢臣準備將未來的唯物主義學說,對氣學進行完全的替代。
這就要對氣學進行整合,將不符合唯物主義的東西,進行揚棄,這裡面需要很多功夫。特別是對於儒學根底不深的周夢臣來說。
只是如此一來,進行周夢臣一系列魔改的氣學,還是原來的氣學嗎?
周夢臣不知道。他對吳廷翰內心之中有幾分慚愧。只是再慚愧,該做的還是要做的。
周夢臣送走吳廷翰之後,就沉下心來做事。一方面在兵部與人扯皮,推進驛站改革,一方面與楊宏量一起完善曆法。還推進蒸汽機的研究,同時還將自己之前一些成果,在符合氣學概念的同時,進行一些文字上的修改,一點點的發表在格物致知之上,進行自己的傳播科學,篡改氣學大計劃。
日子過的很充實。他甚至一度希望能一直如此充實下去。
只是終究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