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龍涎香,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個主子用,其實一天二十四小時燒,也用不了多少。主要是各種法事,嘉靖已經不怎麼大規模舉辦法事了。
所以,戶部尚書將宮內採購龍涎香這一項打回去再正常不過了。
畢竟王尚書連工部的撥款都要往下砍,哪裡顧得上這與國計民生無關的龍涎香了。
周夢臣說道:“那王尚書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藤祥壓低聲音,說道:“我打聽過了,是內閣一致意見。三位大學士聯署,連皇爺也要給三分薄面,再者宮中有很多人對王尚書也很不滿,陛下其實也厭惡他太死板了。這才順水推舟了。”
所謂當家三年狗都嫌。
王尚書就是當整個大明的家,家裡錢又不夠用,自然是對誰都摳摳搜搜的,很多事情上都鐵面無私,說不給錢,就不給錢,這無形之中就得罪了很多人。
這些人可不會體諒國家不容易,只會覺得王尚書不給面子。
至於國庫空虛,與我有什麼干係嗎?
周夢臣說道:“夏閣老不是與嚴閣老水火不容嗎?怎麼會?”
藤祥說道:“具體的情況我不清楚,但是我聽說,王尚書上書反對這復套,這封奏疏在內閣給淹了,沒有傳出聲響來了。而且新任戶部尚書劉儲秀,也是老臣,正德年間進士,而今六十有五了,曾任遼東巡撫,頗有勝績,只是前幾年丁憂,這才復職兩三年,似乎與兩邊的關係都很疏遠。宮裡都說,夏閣老這是壯士斷腕,寧肯讓出戶部大權,也不能容王尚書了。”
周夢臣沉吟片刻,戶部尚書落到一箇中立派的手中,對夏言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情,這讓夏言的實權大大縮水。而且這個戶部尚書是從兵部出來的。問他沒有記錯的話,兵部乃是嚴嵩的地盤。
他估計夏言為這一次雷霆手段,做出了重大的讓步。
周夢臣不由面帶苦澀,他說道:“上面神仙打架,我這平頭百姓,我不想參與,也不敢參與,只是王尚書之前答應我一件事情,而今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隨即周夢臣將這一件事情原原本本的講給藤祥。
藤祥沉吟片刻,說道:“你何不去問王尚書?”
周夢臣說道:“問王尚書?”
藤祥說道:“雖然說人走茶涼,但是今日夏言所為大失人心,老祖宗說了,其實陛下並不高興,夏言搞這事情,說好了是先斬後奏,說不好了,就是在逼宮。而王尚書掌管國庫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臨老了,落得如此下場?士林之中,對夏言很是失望。夏言是在自損根基。”
“王尚書雖然流放雷州,但是卻得到了天下人的同情。而且王尚書為人,有始有終,你去問他,他縱然沒有什麼辦法了,也會給你指條道的。”
其實夏言最大的資本是什麼?
是他門生故吏遍天下?是他的理政之才?是他人品高潔?
不,都不是,是他身負士林之望,很多文官到了高位,都很願意與夏言合作,而不是與嚴嵩合作。這給了夏言最大的資本。而今天,夏言做出這樣的事情,看似雷霆霹靂,令天下人驚懼非常。但是天下人心中只有驚懼,沒有敬仰了。
很難說,夏言是不是得不償失了。
士林之中的關係網,繁複之極,除非當事人外人很難說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王尚書因為這個原因下馬,還落得如此下場,讓他人雖然走了,關係網卻還沒有斷。運作一些大事,或許不能,但是為周夢臣牽線搭橋,指一條明路,卻是輕而易舉的。
周夢臣聽了,恍然大悟說道:“我明白了。多謝藤兄指點。事不宜遲,我這就去拜訪王尚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