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無名高坡,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有蒙古騎兵衝出硝煙殺入軍陣之中。

不過,對此戚繼光早有準備。

他列在最前面的軍隊,是戚繼光到了大同之後,在大同重新組建的軍隊。如果將京營的人馬放在這裡,估計就崩潰了。但是對大同出身的軍隊,卻是另外一個模樣。

這一支軍隊之中有很多都是與韃子有殺父殺母殺妻殺滿門的血仇。再加上長期以來軍鎮的軍事傳統,與幾乎不間斷的戰爭,讓他們成為最適應戰爭的人。

這種骨子裡的素質,在這場廝殺之中表現出來了。雖然前後有上百騎衝進軍陣之中。但是如果聽火銃射擊的聲音,幾乎沒有什麼紊亂,唯獨多了幾聲喊殺之聲。被戰馬撞死計程車卒躺在地面上,身體成不正常的扭曲狀,而後面計程車卒,腳幾乎踩在袍澤的臉上,站在死去袍澤的位置上繼續射擊。而闖進去軍陣的騎兵,更是被不知道多少柄刺刀。連人帶馬都刺成了血窟窿。

甚至有些士卒,見敵人衝進來,就不要手中的火銃,而是一擁而上,抱著敵人就從戰馬上滾了下來,雖然這個韃子就無數槍托給拍死了。

雖然在後世很多人印象中,刺刀似乎是很厲害的武器。但是對於真正冷兵器時代的人來說,刺刀在白刃戰之中,其實很雞肋的。長度了。重心了,打起來其實很不舒服。這也是很多大同籍計程車卒,一旦打起白刃戰,都習慣將手中的火銃扔了,拔刀作戰。

只是這一路急行軍,一直在輕裝。只帶著乾糧,水,還有火統,彈丸,火藥。至於其他東西,乃至於副武器都扔到一邊去了。

這就是大同兵馬甲天下的原因,不是說大同百姓就不用訓練就能成為精兵,但是訓練成本太低了,再加上戚繼光本身就很有練兵天賦,又經過多次練兵實踐,或許不如歷史上大後期的戚繼光,但是在練兵之上,已經有了獨到之處。

經過戚繼光訓練的,本來就很有底子的大同兵。而今更是十幾了得。不要看他們是火銃兵,就以為他們肉搏不行了。

恰恰相反,他們之所以是火銃兵,是周夢臣的戰略思想。想要以火銃兵,方便訓練,易於成軍的特點,迅速訓練一批有戰鬥力的軍隊,說白了也就是便於擴軍。至於讓這些大同兵來說,他們一個個都想騎兵。

壓根就瞧不上火銃兵。

不過,今日之戰。或許會讓他們改觀一二。

戚繼光一直在關注戰場。感覺敵人進攻頻率不對,這才下令停止射擊。

隨即戰場忽然靜了下來。

之前的戰場上,密集的槍聲壓倒了一切,強姦了所有人的耳朵,讓大家都只能聽到槍聲。而今這個霸佔所有人聲域的聲音一去。

各種聲音隨著風傳了過來,呻吟聲,馬嘶聲,慘叫聲,如絲絲縷縷的秋風,輕輕的環繞在每一個人的耳邊,成為戰場的背景音。

當硝煙散去之後,戰場之上的一切更是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這個位置是戚繼光佔據的一個小高地,根本沒有名字。或許將來也沒有名字,有一天就會以為人為或者天然變動,而消失在地面之上,太小了,坡度不高,騎馬衝上去毫無壓力。唯一有一點點感覺是在上坡,大概更費一點馬力而已。

而今陣地之前,大概一里的範圍之內,密密麻麻的堆積了滿了不知道多少屍體。看上去鋪滿了整個高坡。

當然了,看上去壯觀,但是實際上傷亡人數並沒有那麼誇張,因為有人有馬,最多幾百人而已。

但是即便如此,也非振奮人心。特別是很多火銃手,握著火銃的手微微一緊,心中忽然覺得,手中的燒火棍,變得可人起來。只能更有效率的殺敵。用什麼並不重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