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韃子南下,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知道韃子來了。
周夢臣與大同的文武官員在城頭上聚集。遠遠看著天邊的烽火。
馬芳眼中帶著血絲,咬著牙說道:“怪我。”
周夢臣說道:“這不怪你,這個計劃是戚繼光提出的,我同意的,你派人執行的。有今日局面,沒有任何人可以怪。不過,將士的犧牲並沒有白費,最少搞清楚一件事情,韃子的主攻方向已經確定了。”
所有夜不收都派出去也是不夠的,所以臨時從馬芳的馬隊之中抽調了一兩人,分成近百個小組。而今看來,這一場戰事之中能活下來的少之又少。
不過,正如周夢臣所言,韃子主攻方向已經確定了。
而今韃子不可能臨時轉變方向。只能從大同正面方向突破了。
這就能讓周夢臣開始應手了。
周夢臣目光掃過眼前的將領。
又有新來的兩位,一位是薊州遊擊周益昌。一位是山西遊擊劉浹。周夢臣也看過他們的兵馬,雖然號稱三千,但是實際上每部都有兩千多人。都不滿編,這在大明也是正常情況,滿編才是不正常的。
好在,周夢臣畢竟簡在帝心的人物,上面又有兵部尚書聶豹照看。各地不敢怠慢。不敢說派來的都是各地的王牌部隊,但也過得去。敢打敢拼。這樣的軍隊在各鎮也不是太多的。
周夢臣說道:“既然韃子南下方向已經明確,那麼我們也不能在大同待著了。傳令下去,各部立即收拾行裝,立刻北上。”
“周益昌,劉浹,你們兩位跟隨中軍行動。”周夢臣說道。
“是。”兩人立即行禮說道。
周夢臣說道:“馬芳,你率部立即北上,駐守邊牆一線,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我都要纏住韃子主力,等大軍上來。”
馬芳說道:“末將領命。時間緊急,末將這就去了。”
隨即重重行了一禮,退了下去。
周夢臣看著他,內心之中充滿了擔心。但也無可奈何。
周夢臣認可兩支援軍的成色,但也明白,根本不能指望這些援軍為大同拼命。這也是必然的。比起後世的軍隊一體化,大明體系之內,各地軍隊之間重重矛盾從來不少。
而且周夢臣也不大好將兩位遊擊調到馬芳麾下。
這兩位在周夢臣這裡不敢放肆,但是到了馬芳那邊可就不一定了。馬芳的資歷還是太淺薄了一點。這兩位都是老將,算起資歷來說,周益昌僅僅比周尚文稍稍欠缺一點。而劉浹也是四十多歲,在軍中混了大半輩子了。
他們還沒有到總兵一職,馬芳就已經後來居上了。這讓他們如何服氣。
如果有時間的話,周夢臣也能讓他們磨合一下,而今卻沒有時間了。安排他們與馬芳一起行動,情況未必有多好。甚至有反作用。
而且周夢臣這裡也需要騎兵。
不是周夢臣想要分兵。
而是不得不分兵。
無他,是雙方速度的差距。
周夢臣收颳了六千匹各色馬匹的,但是與戰馬相比,還是差了一節。不可能跟隨騎兵一起行動。強行將雙方拉在一起,反而限制了馬芳所部的速度。而能對付騎兵的只有騎兵,周夢臣中軍六千騎馬步兵,分別是李儒部,與戚繼光部。如果與騎兵遭遇的話。也是需要騎兵護衛的。
周夢臣也就將這五千騎兵留在身邊了。
韃子三萬餘騎,而明軍出動了兩萬人上下,看似勢均力敵。但是在機動性上,雙方差距非常大。
周夢臣說道:“麻祿。”
“末將在。”麻祿說道。
周夢臣說道:“大同就交給你了,你帶領本部人馬與大同留守各部,不僅僅要保衛大同,也要保衛秋收,這是大家的口糧,萬萬不能出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