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六章 守策,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徐階之所以為周夢臣說話,他說的話是有幾分真的。畢竟周夢臣在永寧關以炮製炮,一舉打翻韃子。這是前所未有的。
當然了,再前所未有的事情,沒有人傳播,也是泯然眾人。而誰讓徐階的好弟子張居正,是周夢臣的摯友。周夢臣被扣到宮中之後,雖然周夢臣透過宮裡的太監,報了幾次平安。
但是家裡人哪裡肯相信真平安。
於是就找到了張居正這裡,張居正在徐階身邊不知道說了多少好話,這才有了這一番話。
嘉靖看著周夢臣心中轉了幾個圈,暗道:“有些事情做的太過了,反而引人懷疑。而今仇鸞的事情,越少人懷疑越好。朕留周夢臣在身邊,已經夠了。但是寸步不離,反而讓人多想。”
想到這裡,嘉靖說道:“既然徐閣老點你去,你便去吧。順便代朕去看看韃子兵鋒。回來報朕。朕身邊片刻也離不離開你。”
周夢臣聽了。自然知道嘉靖的暗示。暗示有些話不能說。周夢臣自然知道事關重大。立即說道:“請陛下放心,臣巡城之後,立即來見陛下。不會讓陛下久等的。”
嘉靖順便點了幾個錦衣衛貼身護衛周夢臣。
雖然嘉靖也知道,周夢臣是一個聰明人。不會做蠢事的。但是如果打草驚蛇了,這局面就不好看了。所以該有的防範還是有的。
嘉靖與周夢臣這番舉動,另有含義。但是在外人看來,卻是另外的模樣。包括徐階在內,一個個都以為周夢臣再次被嘉靖寵信。而且寵信之深,似乎還在當初之上。
一個個都提高對周夢臣的關注。
周夢臣跟著徐階出了皇宮。
徐階也沒有回家,而是命身邊的人打起了依仗,敲鑼打鼓,旗幟張揚。將北京城的主要街道都堵著滿滿的。
此刻北京城中有一些混亂,特別是外面有大量的難民湧入,更是顯得擁擠且慌張。但是徐階的依仗依然毫不猶豫的將這些難民趕道路兩邊,讓他們望風跪在灰塵之中。
徐階與周夢臣騎著馬,相隔一個馬頭。
徐階對周夢臣說道:“周大人,是不是覺得老夫排場有些大了?”
周夢臣剛剛開始的時候,是有這種感覺的。畢竟北京城中本來就有一些擁堵,這個時候,比之前個更加擁堵。如果想要快速上城,就該輕車簡從。而不是如而今一般,知道是大官出巡。不知道還以為是在唱戲的。
前有先導,後有鼓樂,旗幟飄飄,前前後後有一兩百人護衛。
只是周夢臣注意到一些細節,很快明白了徐階的用意。說道:“老大人說笑了,老大人這是穩定人心。”
的確是在穩定人心。
大明,不,即便是後世。如果遇見災難,如果有高階官員親臨一線,都是非常有效果的。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這個時候輕車簡從的出行,看似求便捷,但是看見的百姓,會不會以為你是準備逃走?唯有如此大張旗鼓,才是上策。
徐階說道:“叔大常說你,是他們這一代的翹楚,我本來還不相信,而今看來,的確是孺子可教也。我為官這麼多年,有一點點感悟,你願不願意聽聽?”
周夢臣躬身行禮說道:“徐閣老請講,晚輩洗耳恭聽。”
徐階說道:“以大明之大,所有的事情看似是外辱,其實是內患,大明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外事自定,小兒輩所謂之開疆擴土,卻是本末倒置了。而今也是如此,北京之堅固,火炮之繁多,即便是孺子老弱,也足以守城御辱,所以大明的事情,當以人心為要,穩定人心,令天下人心向朝廷,則何事不可為?舍之,則何事又能做下去。”
周夢臣聽了,內心之中有些迷茫。抓不住重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