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開關通貢,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臣了,而今只有你我兩人,你給朕交交心,這麼多年套虜之禍,越演越烈,就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一勞永逸嗎?”
其實,不是沒有辦法一勞永逸,而是有這個想法的人已經被幹掉了。
仇鸞心思一動,暗道:“這是一個機會。”
仇鸞並非不知道,他這半年做的事情,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在他看來,卻是形勢所逼,不得不一步步走到了今日。而俺答破關而入,也將仇鸞嚇了一大跳,仇鸞擔心欲死。唯恐事情敗露,自己難逃一死。
到底該怎麼收場,仇鸞也是一直在想的。
畢竟,今年也就罷了。木已成舟,不可更改。只是難道今後每年都是這個樣子?常年河邊走,那有不溼鞋。
仇鸞其實也在想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仇鸞聽嘉靖問起,他沉吟片刻,說道:“陛下垂詢,臣敢不冒死以聞,臣以為韃子乃小禍,草原地薄,不足以植五穀,一遇黑白風災,即牛羊不存,百姓以死。故而不論誰為韃子首領,必收斂士卒,磨礪兵馬,南下劫掠。非不畏死也,乃進亦死,退亦死也,寧死於邊牆之下,不為草原之餓殍。”
“而邊軍百姓,未必願意以死與韃子戰。”
“此乃邊患不息。邊軍屢屢失利的原因所在。”
“固欲息邊患,不在兵馬之利,士卒之精,而在於開關通貢。”
仇鸞就是走私生意的。他知道這裡面的利潤到底有多大的,順便他也感受到了俺答部對內地物資的依賴。仇鸞固然不是一個好人,但並不代表他不是一個聰明人。他敏銳的感受到, 俺答本人的野心其實並不大。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其實俺答很好說話的。
而仇鸞的走私生意已經到了瓶頸期,已經不能再擴大了。
倒不是內地沒有羊馬的需求,俺答沒有對中原物資的需求了。
都有,只是邊關走私規模已經不能再擴大了。走私畢竟是走私,總不能光明正大的做。
但是如果說服嘉靖開關通貢的話,這事情就不一樣,反正大明的商業稅,對於仇鸞這些達官顯貴來說,有與沒有沒有什麼區別。
嘉靖也沒有想到仇鸞能說出這樣的話了。嘉靖是何等聰明的人,幾乎在仇鸞說話的同時,就意識到,這件事情對仇鸞的好處。一時間內心中殺機湧現,眉頭一挑說道:“開關通貢?”
仇鸞說道:“正是。國初嚴令,雖片鐵不可出關。然此一時彼一時也。”
“國初在草原上的蒙古各部,皆是元之後裔,他們日夜想恢復前朝,而今草原各部卻不一樣了,經過瓦刺摧殘,達延汗中興之後,草原各部雖然名義上是蒙古,但是與北元一脈完全不一樣,元惠帝一脈,幾乎已經殺戮殆盡。而今草原各部不過是求生而已。沒有南下的野心。”
“陛下只需開關通貢,安撫草原各部,用西北之牛馬,換東南之糧草。自然可以中外得以安寧,內外得以休息,共享太平盛世。”
嘉靖聽了,沉默了一會兒。
嘉靖雖然知道仇鸞這樣說,對他自己的事情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嘉靖畢竟是一個皇帝。作為一個皇帝很多時候,不應該去看下面人的提議對自己有多少好處。而是要看,這一件事情,對朝廷有多少好處。
不得不說,嘉靖其實對西邊邊患,反反覆覆的就好像牛皮癬一般的。搞得頭大之極。
如果真能一勞永逸的話,嘉靖未必不能將仇鸞之間的過錯一筆勾銷。
只是事情真有那麼容易嗎?
嘉靖表示懷疑,這裡面的問題太多了。嘉靖沉吟片刻,說道:“此事關係重大,容朕三思,不管怎麼說,先打退俺答再議不遲。”
這也是嘉靖對於眼前之事的最基本前提,一切以打敗俺答為重。在這一件事情之前,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