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禪位的想法,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階有些摸不清頭腦。
畢竟,這些毛都泡到油裡的政客。可以說一門心思都在權衡利弊,勾心鬥角之上,而嘉靖從來也不是一個軟弱的人。每一句話,都有好幾層意思。話中有話都是小意思了。
這一番話。實在讓他們摸不清頭腦。
徐階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剛剛進入內閣,立足不穩。正要做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而且徐階還是比較責任感的。在他看來,立太子就是當務之急。而今嘉靖似乎迴避了這個問題。徐階只能將話敞開了說道:“陛下,儲位關於國本,臣知道陛下傷心於太子之死。只是,還當一大局為重。請立國本。”
嘉靖聽了,沉默了半晌說道:“也好。也好。”
嘉靖這一句話,倒是讓徐階鬆了一口氣。
有嘉靖這一句話,剩下的事情就好辦許多了。只是徐階萬萬沒有想到,嘉靖下面這一卷,是何等石破天驚。
嘉靖說道:“立太子之後,朕準備禪位。”
此言一出,嚴嵩臉色陡變,“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說道:“陛下,何出此言,江山社稷都在陛下身上,天下萬萬不可無陛下,請陛下萬萬不可再出此言。”
張治與徐階也臉色大變,跪下行禮,附和嚴嵩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再出此言。”
這一次內閣三個人,難得意見一致。
對於嚴嵩來說,他一身富貴都繫於嘉靖身上,他萬萬不想讓嘉靖退位。而對於徐階與張治來說,他們也承受不起逼陛下退位的罪名。自然團結一致,一致將這一件事情給擋回去。
至於立太子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在他們看來,陛下將話都說到了這個這個地步,自然是鐵了心的不立太子了。他們雖然不甘心,但也知道,即便想再進言,也不是這個時候。只是他們卻完成揣測錯的嘉靖的意思。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這一句話,形容嘉靖而今的狀態,或許有一點點太過。但也有幾分味道。
嘉靖的思想改變,不是從今日開始的。可以說,周夢臣到了嘉靖身邊之後。嘉靖的思想就開始的轉變。只是這種轉變,很是緩慢,就好像從外部一點點的渲染。很難深入嘉靖內心深處。
但是量變引起質變。
嘉靖內心之中對道門的懷疑,處於一種反覆之中,在信周夢臣一些學說之後,過一段時間,就會忽然覺得,似乎還是道經之中說的有道理。再過一段時間,又會覺得周夢臣說的有道理。
這樣思想反覆。如果沒有這一番變故。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甚至嘉靖這一輩子,就會在這種思想的起伏之中度過,很多人在自己三十多歲思想成型之後,就再也沒有什麼改變。
這就是所謂的人到三十不學藝。
而嘉靖本來就是一個聰明人,資質很高。用佛門的話來說,就是有慧根。再經歷如此大的變故之後,整個人的思想為之大變。而今依然處於變動之中。此刻嘉靖是真心實意,有些厭倦朝廷政事,不想當皇帝了。
畢竟嘉靖本來就倦政的感覺。只是而今大聲說了出來而已。
當然了,這是嘉靖而今的想法。未必會一直秉承這個想法。這畢竟,人的思想會變的。尤其是嘉靖這個境遇之下,尤其愛胡思亂想。只是三位內閣大學士,卻不這樣想。嘉靖之前是什麼樣的人。他們豈能不知道?各種權謀手段,是何等的厲害。而今你說,你不像當皇帝,要禪位。
這肯定是埋下陷阱,暗藏殺機。雖然一時間沒有想出來,這個殺機藏在何處。但是不接招就對了。才有剛剛的一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