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回京,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十三章

回京

決定戰士勝負的地方是戰場,而決定官員成敗的戰場是京師。

邊關的戰事已經告一段落。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一場中場休息。但是決定關於這一場戰事的成敗關鍵卻在京師。

翁萬達不敢怠慢。甚至將戰事掃尾的一些工作都交代給其他人處置,自己匆匆回京。甚至還在周夢臣之前。

翁萬達回京之後,先到宮門報名求見。

這就是外官入京的慣例。要讓皇帝知道。

但是在嘉靖朝這已經成為虛文了。原因很簡單。在別的皇帝任內,或許會將外臣叫過來,見上一面,詢問一下外面的情況如何。但是在嘉靖朝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從入京到出京之間,能見上皇帝一面,就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翁萬達也是一樣的。

在宮門留下名字之後。才是他來京師的正事。

還不等他離開宮門,就有一個一身錦衣的僕人說道:“翁大人。我家老爺有請。”

這個僕役帶著幾分趾高氣昂,雖然口中說著大人,但是看他的眼神總是斜裡看人,似乎長在腦門上一樣。、

翁萬達小心翼翼的問道:“你家大人是?”

這個僕役說道:“我家大人就是當朝首輔。”

翁萬達說道:“嚴公?”

這個僕役說道:“正是。”

翁萬達嘴裡有幾分苦澀。

其實翁萬達這一次來京,就是要見嚴嵩。蓋因,而今他是生死榮辱,就在嚴嵩一念之間了。這與他打得仗怎麼樣是沒有關係的。如果朝廷公正的來評判的話,翁萬達這一次自然是有失水準的。但是也是事出有因。

大明大部分文官其實都不會打仗的。會打仗的人僅僅是少數的。大多數文帥所謂的勝利,其實就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將韃子趕走便是了。這種戰事,只要事前佈置得當。戰時沉得住起,不瞎指揮,大部分文官都能做到。

但是一旦沒有絕對兵力優勢,甚至處於兵力劣勢,面對動態的戰場,很多所謂的文帥都要抓瞎。

當然了,不是沒有文官比武將還能打的,以文官封爵的三王,王驥,王越,王陽明。以及盧象升,孫傳庭這樣赫赫有名的統帥。但是出名的都是少數。大部分文官都不行。即便是劉天和黑水大捷,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劉天和與周尚文將相和,劉天和敢於放權。能讓周尚文百分百的發揮能力。

不過領導能力也算是主將能力的一種。不過大部分文官看不起武將,以為武將粗鄙。覺得自己勝他們百倍。但是真打起來,進退失據,狼狽不堪,反而說下面武將不肯用命。

翁萬達雖然歷任邊臣十幾年,但卻不出這樣範圍。

只是他之前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局面。韃子實力居然比官軍還強,他能維持住局面不大崩,已經是他的能力極限了。

公正的評判,翁萬達最多罷官去職,罪不至死。

只是朝廷評判如何,很多時候都在嚴嵩的筆尖。

此刻可不是嚴嵩要他生他生,要他死他死嗎?

翁萬達從廣西起家,一直是邊臣。與朝廷各大員走的都不是太近的。即便是夏言也是一樣的。所以嚴嵩上位之後,一直在拉攏嚴嵩。卻是嚴嵩也知道自己的缺點。夏言在的時候,夏言控制九邊大多數將領。整個九邊的戰略思想都是控制在夏言手中的。

而嚴嵩上位之後,作為首輔,對大明最重要的軍事方面,豈能不加以控制。只是嚴嵩不大懂行軍打仗。當然了,夏言也不懂,這個時候看得就是首輔識人的眼光了。

夏言挑中的曾銑。嚴嵩挑中的是翁萬達。看翁萬達的履歷,從廣西起家。從安南之徵,這一戰雖然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