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陛下的顏面,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二章
陛下的顏面
周夢臣忍不住說道:“陛下,這是掩耳盜鈴。今日韃子扣關,永寧關上下力戰。陛下不賞功罰過,將來一旦有事,何以激勵將士。而韃子兵臨永寧關,卻是嘉靖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陛下當防微杜漸。而今老將凋零,不早做預備。明日何以對之。”
嚴嵩厲聲說道:“周飛熊,這是陛下面前,這話是你能說的嗎?”
周夢臣聽了,不得不行禮說道:“臣失禮。”
嚴嵩隨即也行禮說道:“陛下,老臣知道,周大人年輕氣盛,有些意氣用事,本心卻是好的。還請陛下原諒他這一次。”
周夢臣聽了,只覺得此刻正如嚴嵩算中,就好像一隻小飛蟲落入蛛網之中,前後掙扎都用不上力氣。
君前失儀,這一件事情可大可小,可大,摘去官帽,取下官服,追回出身文字,貶為庶民,也是可以的。說小,也就是一笑的事情。畢竟寵臣在皇帝面前之放肆,看看歷史上有多少。
周夢臣只是言語之間有所失言。作為臣子是不可以直接指責皇帝的。
一般諫言,都是臣敢不冒死如何如何,繼續說,臣竊以為某事不是陛下本意(其實就是皇帝本意。只是不能直接說),既然不是皇帝本意,那麼下面就能對這一件事情進行委婉的批判。
總結就是,皇帝是沒有錯的,即便有錯。也是下面理解錯了。不是皇帝本身的錯。
反正必須繞上好幾個圈,這才是正規的勸諫流程。雖然而今大明士子求名之意,越來越高。如果一來,很多時候,也不大講究了。但也沒有誰直接說皇帝,你這是什麼什麼的。
只是,周夢臣在嘉靖面前,還是有些分量的。如果嚴嵩不指出這一件事情,說不定嘉靖都沒有注意。結果嚴嵩先給周夢臣一棒槌。其實就是提醒,陛下這小子對你不敬。隨即又在周夢臣面前賣忠厚長者的名聲。當然了,嚴嵩這種忠厚長者的樣子,不是賣給周夢臣。而是給嘉靖看的。
嘉靖說道:“卿是老實人。周夢臣起來吧。嚴閣老你也起來吧。將官帽戴上,朝廷諸般大事,都要你為朕分憂的。動不動就摘帽子,成何體統?”
嚴嵩連忙謝恩說道:“老臣謝過陛下天高地厚之恩。”
周夢臣也起來了。
嘉靖說道:“周夢臣,你還年輕,卻不知道這天下諸般事務繁雜,很多事情都是有輕重緩急的。可不是你覺得如何辦就能如何辦的。嚴嵩辦了一輩子差了,是老成人,這一件事情,他這樣做,也是為朝廷大局著想。”
“而今的朝廷經不起大折騰了。”
“你學著點。”
周夢臣說道:“陛下,先宋司馬光言: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而國家大事,在祀在戎。”
“定將士身後之名,問兵戈生前之事,此乃天子大權也。不可有絲毫下移。”
“永寧關之事,陛下事先不知,而嚴嵩一手成之,顛倒陰陽,無中生有,有中生無,而永寧關就在北京百里之外,臣不敢揣測,有事於他日,將回是什麼局面?”
周夢臣也想明白了。
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
對嘉靖來說,不要說什麼國家大事,不要說什麼邊關百姓的慘狀。嘉靖聽了,或許會惺惺作態,甚至吊幾滴眼淚。但是並不會往心裡去的。因為這距離嘉靖太遠,遠的幾乎都是一個數字。
是的,一個人死,是悲劇。十幾萬傷亡,只是數字而已。
嘉靖沒有親生經歷,很難感同身受。說他虛偽,有些過了。他知道該這樣。但是他一輩子,都沒有怎麼接近底層百姓,這種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