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大明人才何其多,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下而已。而受傷的人僅僅是倒地,都是一時半會起不來。

至於另外一個圈子裡面,卻是一場混戰。裡面最厲害的是兩人背靠背,配合默契。打得其他人沒有脾氣。

楊繼盛將這幾個人指給周夢臣說道:“第一個叫王效,乃是老資格武舉了。在將才冊之中一直排第一。他也任過一任將官,帶著千餘人抹黑偷襲韃子,大獲全勝。只是可惜,沒多久就輩子折騰下來了。”

周夢臣沒有說話,卻是知道為什麼?

無他,大明武將都是世襲的。而武舉出身的將領任官沒有世襲的。這是最大的區別。而邊境將官大多都是世襲的。比如周尚文,他家從開國到而今一直在軍中。不能否認周尚文很能打的。但是他很能打,也不能掩蓋世襲武官的整體墮落。這才是武舉在正德年間正式化的原因之一。

這也是武舉任官通道一直不通暢的原因。官職就這麼多,給武舉出身的一個,其他人就少一個了。而且在很多世襲軍官看來。這些官職本來就是他們的。

周夢臣說道:“這個人是誰?如此不修邊幅。”

楊繼盛說道:“他是我從牢中撈出來的。其實我想趁著這個機會,將西北的一些將官從牢裡撈出來,讓他們戴罪立功,但是刑部那邊說,那些人都是欽案,即便是兵部尚書的手令,也沒有辦法。不過,他不一樣,他是朱紈的部下,打雙嶼島的主將,結果朱紈自殺之後。嚴嵩翻案了,說攻陷雙嶼是擅殺遠來商旅。他不僅僅沒有攻。發而有過。就關在刑部。”

“不過,朱紈好歹不是欽案,兵部尚書的手令,還是有一點用處的。”

周夢臣聽了。心中嘆息一聲。

復套之敗,在楊繼盛心上烙印了深深的痕跡。對曾銑,夏言,楊繼盛有著深刻的懷念。周夢臣甚至覺得,楊繼盛的大概將兩人在心中美化看來不知道多少。畢竟周夢臣與兩人有過比較深的接觸,但是楊繼盛並沒有。

他只是覺得兩人想為朝廷一勞永逸解除邊患。不當是這個結局,無意之間,就將忠臣良將的模板向他們兩人身上套,忽略了他們很多東西。

周夢臣不否認兩人的一些閃光點。但也要看見曾銑與夏言的一些缺點,比如曾銑功名之心太重,有些賭性。而夏言跋扈,心狠手辣。

也正是楊繼盛內心之中對兩人這個印象,所以才無時無刻不想營救曾銑等人餘黨。這些人之所以在牢中,是因為嚴嵩想他們死。只是罪名不大好找,畢竟曾銑與夏言的罪名,很多都是莫須有。

更不要說曾銑手下的將官了。

只是無奈嚴嵩心思縝密,找他的漏洞也不好找。

不過,南邊的將領就不一樣了,一來朱紈影響力遠遠比不上曾銑,二來,在明代人心中邊將才能打,南邊的將領那是什麼東西?

周夢臣問道:“他叫什麼?”

楊繼盛說道:“盧鏜。”

周夢臣想了想,沒有想起來。也就不問了。畢竟天下人才何其多。沒聽過也不要緊。雙嶼之戰,雖然規模不能算大,但是明軍也有數千人出戰,作為主將盧鏜想來是一定能力的。

周夢臣將這個名字掛在心上,看到最後一圈混戰的人,說道:“這兩人你知道嗎?”

楊繼盛搖搖頭,說道:“我不知道,看起來是要襲職的舍人。年紀很輕,看上去應該二十出頭吧,比你還小一兩歲,只是另外一個人看起來怎麼好像是一個女人?”

周夢臣說道:“拿花名冊來,看看是誰?”

“是。”一個小吏立即翻開花名冊,找了找,說道:“找到了,乃是世襲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祖戚宣,父戚景通,嘉靖二十三年卒,守孝三年,今年來參加襲職考。至於另外一個人是誰?我沒有查出來,似乎不在名單之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