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數學就是戰鬥力,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必能配全的。這種更多的馬力消耗打法,最後必然會因為我們馬力不足,而落到下風之中。”
馬芳聽了,微微的閉上了眼睛。
因為他知道周夢臣說的對。
其實就馬上廝殺來說,大明騎兵是勝過韃子騎兵的,畢竟大明的騎兵很多都是精銳的精銳是職業兵,而韃子騎兵不過是牧民而已。但結果卻是大明騎兵或許能勝一些,卻很難占上大便宜,就是因為馬力的原因。
周夢臣說道:“所以我們要換一個打法,就是那種一上來,就決生死的打法。”
一時間下面議論紛紛,什麼樣的陣勢,才能一上來就決生死啊?
他們還沒有想出來。
周夢臣就已經畫出來。
他非常認真的在黑板上畫出圓圈,這一次排的非常密集,每一個圓圈之間,只隔了半個圓圈的距離,整整齊齊的一排,就好像是步兵陣勢。
一時間,很多人都看待了。
不知道誰說道:“大人,這不可能。”
“對,這不可能。大人不知道馬兒多敏感,這麼近的話,馬兒很容易受驚的。”
周夢臣只是問道:“這是我計算出來的理想結果,而且,這真的不能完成嗎?”
這個戰法,在周夢臣內心之中醞釀了很長時間了。這就是所謂的牆式衝鋒。也就是近代騎兵與古代騎兵的差別。
而且這種戰法。也不是西方人地方專利。李自成的三堵牆。就是騎兵排成三列,整整齊齊衝進官軍陣勢,從史料與傳聞中看,這三堵牆的陣勢也非常密集的。
“如何不能完成?”馬芳說道:“我都聽說過連環馬?你們都沒有聽過嗎?”
“連環馬?”一時間,很多將領驚異不定。
周夢臣聽了之後,忽然發現馬芳說的對,這其實就是連環馬。唯獨少了鐵鏈相連而已。
周夢臣說道:“我大明對韃子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在陣線。韃子從來不肯正面衝擊我朝步陣或者車陣,每當如此,韃子比如傷亡慘重,而且徒勞無功。而今我們就不能將這種陣勢,放在馬背之上嗎?”
“數學就是一門發現規律,利用規律的學問。是一切學問的基礎。在軍中需要數學的地方,特別多。而且大明將領,又有怎麼只想著打打殺殺,只想著這些人將領,一輩子都是一個小卒而已。”
“只有認真學習這些東西,才會有可能列入名將之列。”
說實話,這些將領雖然有望子成龍之心。但也未必有幾個人覺得能將兒子培養成名將。不過他們聽周夢臣這樣一說,倒是確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周夢臣並不是那一種僅僅是靠下面人拼命,自己坐享其成的文帥名將。
這樣的名將,在軍中並不罕見。在文官之中更是特別多。
武將在外面拼命廝殺。如果勝了,乃是後面的文帥指揮有功,如果敗了,乃至於死了,那是因為將領的輕敵冒進,這樣的事情軍中都看多了。
雖然周夢臣在北京城外一戰成名,但是對於這些常年在大同邊境上與韃子廝殺的將領來說,未必能夠真正信服的。
而今他們卻肯定,周夢臣的軍事指揮能力是有的。兵法也是有一套的。
他們未必真的信服了周夢臣這一套說辭。但問題是周夢臣已經將話說道這個份上了,他們這些做下屬的一時間無話可說。再說的話,就顯著太強詞奪理,而且不夠恭敬。
他們紛紛安慰自己暗道:“周大人也會在大同書院講課的,即便不學什麼,與周大人拉上關係,也是不枉的。”於是他們紛紛說道:“我等愚昧無知,不知大人用意,而今想來實在是慚愧之極。還請大人見諒。”
周夢臣只當他們心悅誠服了。其實周夢臣對這些舍人入學也不是太在意的,無他,舍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