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新編騎兵,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動的空間,大不利於我軍。”

“周老將軍在的時候,一直想過想過如果大破韃子的辦法。”

“特別囑咐我。多讀金史之中,關於忠孝軍的章節。”

周夢臣說道:“忠孝軍?”

如果周夢臣沒有在大明朝,苦讀過史書。這個時候,他都不知道忠孝軍是什麼軍隊。

忠孝軍是金朝末年與蒙古對陣的一支王牌部隊,蒙古騎兵甲天下不假,但是真正臨陣廝殺,未必是忠孝軍的對手。忠孝軍最出色的戰例,就是以四百騎破八千蒙古騎兵。

要知道那時候都蒙古騎兵戰鬥力是相當可觀的。

畢竟那個時候的蒙古本隊,也不過二十多萬而已。幾乎都是精銳。

可見忠孝軍的能力。

馬芳說道:“對。周老將軍其實也想過仿造忠孝軍訓練一支騎兵,只是時代久遠,很多東西都是失傳了,而且忠孝軍的三倍糧餉,他也弄不來。”

“而且忠孝軍的戰術,也太慢了。很容易被蒙古騎兵糾纏住。而大人提出的辦法,如果真正能完成的話,那才是真正的決勝之法。”

忠孝軍選都是善於騎射的將士,並且保證一人二馬,三倍糧餉。最為堅韌不過了。不過忠孝軍的戰術,就是金軍傳統的戰術,號稱不打滿一百合,何以稱馬軍。剛剛說過,騎兵來回這一對沖,號稱一合。而忠孝軍敢打滿一百合,這是對自己的體力,戰鬥意志的極度自信。很多蒙古人都堅持不下來。

而今大同騎兵也做不到這一點。

要麼打成混戰,要麼下面的將士,自己都打不下去了。

周夢臣說道:“哦。你說說,怎麼一個決勝之法。”

馬芳說道:“如果說之前的騎兵戰術,就好像是打馬吊,最後才知道誰胡了。而這個戰法,就是擲骰子,一把就知道大小。密集隊形,逼得雙方沒有躲避的空間。兩馬相撞,雙方都未必能活得下來。是將一百合的危險濃縮到一合之中。”

“不勝即死,或者說勝了要死。”

周夢臣陡然一驚,說道:“如此殘酷。”

馬芳說道:“請大人放心,夫戰勇氣也。韃子南下,不過求財。有求勝之意,沒有必死之心。然大同男兒,為了父老鄉親報仇雪恨,敢與韃子賭死。戰場之上,心怯一分,一身本事就去了九成。我個人覺得,除卻少數韃子,根本沒有韃子敢與我們對陣。”

這就是戰場上最大謬論,那就是越不怕死的人,越能活下來。越怕死的人,死的越快。更加令人無解的是,即便是人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每一個人都很難做到。

正如馬芳所言密不透風的騎兵陣列與韃子對沖,就好像是兩輛摩托車在同一條路上相撞一般。一旦撞上,雙方摩托車手,都很難活下來。但是一方掉頭,對另外一方,就是追殺的局面。而且潰逃很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

而且真正對沖的時候,明軍是密集隊形,而韃子是鬆散的隊形,雙方的隊形如此,對沖的結果,自然也是不問自知。

這就是馬芳想到的在戰術層面之上,最短時間擊潰敵人的辦法。即便敵人逃走之後,並不會傷元氣,很有可能很快就能恢復秩序,但是這種很快也是以天為單位計算的。

除非他們從開始就沒有想過交戰,存著避戰的心思。

如此對馬芳來說,也是很好的訊息,這意味著大同騎兵可以以較少的人馬,將更多韃子騎兵驅趕離開。

周夢臣本來就有這個心思,此刻聽馬芳的言外之意說道:“你的意思是?”

馬芳說道:“末將請大人按照忠孝軍的待遇,一人二馬,三倍軍餉來打造一千騎這種騎兵。作為臨陣破敵之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