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勳貴的分裂,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勳貴們在北京城中根深蒂固。如果在包成一團。恐怕嘉靖皇帝睡覺都不會多安穩。

從這個角度來看,勳貴內部分裂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是在何時何地而已。

周夢臣也沒有細問,畢竟點到為止就行了。周夢臣說道:“除卻之些產業之外,李叔還有什麼說法。不過,大同的土地就算了。這是大同根基,萬萬不能動。”

曹世忠說道:“那是自然。大同有什麼好地,也不值當動一下手。我就開啟天窗說亮話了。李叔的意思很簡單的,借地練兵。北京城中那群廢物,即便給他們再多的餉銀都練不出好兵來。李叔說看你的動作,你在大同任上,決計不會安分的。定然與韃子打上幾場大戰。要打仗就要有兵。在你卸任大同巡撫的時候,李叔要你從大同拉出一支軍隊編入京營之中,這一支軍隊,三到四萬,步騎炮都要有。”

周夢臣說道:“李叔要的是一支能獨擋一面的軍隊?”

曹世忠說道:“正是。”

周夢臣搖搖頭說道:“這不可能。且不說我同意不同意,單單是一件事情就不行。邊軍入京又不是沒有經歷狗託,但是主事的人是什麼下場?外四家軍才解散多少年了?”

曹世忠說道:“所以這一件事情,需要你先點頭。畢竟這數量的人馬,幾乎是而今大同鎮所有正兵了。這麼多軍隊,不提前準備好,根本不可能抽調出來,編入京營。”

“外四家軍固然是前車之鑑?但這一次與外四家不同。”

“外四家軍之所以要被遣散,第一,就是雖然軍隊在京師,但是他們的根基還是在邊鎮。他們僅僅是臨時調到了京師,第二,朝廷更多的不信任邊將。”

“所以,要做兩件事情,第一這一支人馬的編入京營之中,要舉家到京師,第二,那就是這一隻軍隊不能用邊將,必須用京營的將領?”

周夢臣搖搖頭說道:“不是我贊成。根本行不同,大同才多少人?三四萬人的家眷,即便全選家庭負擔少的,恐怕也小十萬人,且不說在北京那邊如何安置,單單說大同失去了這麼多人該怎麼辦?再有,三四萬軍隊需要大大小小多少將領,從千戶以上,少說有幾百員將領。京營有那麼多合格的將領嗎?”

曹世忠說道:“至於前者,李叔說了。只要你點頭,他立即會上奏朝廷,啟動流民實邊,儘可能將河北流民遷到大同。至於後者,而今京營之中的將領是什麼成色?李叔也知道。自然不能用。”

“所以我來了。”

周夢臣似乎想到了什麼。問道:“你的意思是?”

曹世忠說道:“沒錯。末將參見大人。末將以下數百人都來大人麾下聽用,這些人是豐城侯,我家,武定侯,安西侯,等十幾家,還有其他勳貴家族之中想要搏一搏的年輕人。這些人都是三代以上侍奉皇室的忠臣之後,如果由我們領兵。朝廷自然沒有懷疑。”

周夢臣自然知道,這些人都是出自世襲罔顧的勳貴家族,皇帝自然不會擔心。甚至。如果真如豐城侯那樣預計的,勳貴在京師周圍掌控三四萬有戰鬥力的軍隊。對勳貴在朝廷上的地位,對皇帝本身來說,都是極大的利好。

只是周夢臣本能的感覺想的太好了。

培養一員將領哪裡有那麼容易啊?

周夢臣好像是在喃喃自語說道:“豐城侯倒是看得起我。”

曹世忠說道:“那是自然,而今大人乃是我大明第一名將,天下人都寄希望於大人,再顯神威,大破韃子,不教胡馬度陰山。”

周夢臣帶著幾分苦笑的搖搖頭。他已經想清楚了。他不看好豐城侯的計劃,但是並不妨礙,他配合其中一些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