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重任,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內心之中波濤洶湧。

他不得不想到一種可能。

那就是這是不是徐階用意將他留在北京的舊部給驅除在外。

或許有人覺得這對徐階有什麼好處?

讓周夢臣在京師沒有力量,只能依賴於徐階的力量的。這就是對徐階最大的好處。

誠然,周夢臣在京師的人脈很廣。但問題是這些人脈只是人脈而已,並不是周夢臣的力量。真正屬於周夢臣的力量,也只有兩處,軍器監與惠民醫院。惠民醫院根本與政治無涉。

所以,周夢臣北京的根基就是軍器監。

周夢臣也相信,這或許不是徐階刻意為之,但並不代表徐階順手佈局。徐階這樣人,開始下了一步棋,有三四個目的也是正常的。甚至周夢臣還懷疑,徐階這樣做,是讓周夢臣更依賴張居正。

將來徐階將張居正扶上位,讓周夢臣在外,成為張居正的得力臂助。

只是這些猜測,周夢臣只能藏在自己心中。或許殷正茂也想到了。楊繼盛卻未必了。

畢竟楊繼盛的心思太正了一點。

周夢臣按下自己的心緒,問道:“對了,楊兄,如此看來軍器監這一件事情,朝廷準了。那推廣番麥?”

楊繼盛說道:“和之前預想的一樣,朝廷準了便宜行事,你可以在大同境內將番麥列為正稅。其他都要等等。”

周夢臣說道:“這已經不錯了。”

楊繼盛說道:“我看著大同,一天也個樣子。我已經迫不及待的做事了,周兄。你有什麼事情有我這個大同知府做的。”

殷正茂說道:“對。我也出出在京師的鬱悶氣。”

周夢臣說道:“好,既然兩位有這個意思,我就不客氣了。楊兄,殷兄,你們來的正好。我這裡的確是需要幫手,下面的官員,我嘗試瞭解了一些。”隨即周夢臣搖搖頭,說道:“都不行,下面的縣令大多都不是進士出身,整個大同進士官沒有多少個。大多都是熬資歷熬上來的老油條,明哲保身有餘,讓他們冒著風險辦事,是想都不要想了。”

“根本沒有一個人能讓我託付重任的人。”

“還好,楊兄來了。你在這裡不需要做別的事情,只需做一件事情就行了。就是安民。”

周夢臣說道:“韃子南下,百姓流離失所。各地的檔案都不能用,全是虛的。僅僅是一個多月,我就招徠了大同附近百姓數以十萬計,但是整個大同內部,到底有多少百姓因為逼韃子而藏匿於深山之中,我也不知道。”

“還有一些百姓結寨而居,似乎自絕於朝廷之外,這也是不行的。”

“這些人都要歸於官府的黃冊之上,否則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而人力是一切的根本,沒有人什麼事情也做不成。我本來想找一個人專門負責這一件事情。但總是不放心。畢竟這一件事情,用心不用心是兩個情況。也不好調查。而楊兄,我是絕對信的過的。”

這樣的事情,有心翻山越嶺的去查詢,去尋找是一回事。帶著人轉了一圈回來稟報也是一回事。不過周夢臣敢確定以楊繼盛的責任心,是萬萬不會做出後者來的。

楊繼盛說道:“好,這事情我接了。請周兄放心,不管百姓在什麼地方,在山中,還是在塞外。我能找到他們,定然讓他們回來安居樂業。也會讓那些結寨而居的地方豪強,心甘情願的服從朝廷。”

周夢臣說道:“我會讓馬芳派一員守備帶著千餘騎兵護送你。記住,有時候也要剿撫並用。”

真正滯留山中或者塞外不回來的百姓,有可能是真的覺得苛政猛於虎。更多是那些有案底作奸犯科之輩。未必是什麼善茬。

楊繼盛說道:“我明白。良善百姓自然讓他們安居樂業,至於圖謀不軌之輩,也會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