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巡邊,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十二章

巡邊

周夢臣微微一笑,擺手說道:“哪裡需要這麼急。你即便想要下去,也需要在大同待上一兩個月。一來是熟悉一下面的人手,今後也好配合。另外就是,出去巡視的事情,需要我先來了。”

周夢臣對殷正茂說道:“殷兄,你來得正好。而今大同的兵器缺口太大,不僅僅缺少火器,連最基礎的刀槍盾斧之類的兵器也缺乏。”隨即周夢臣將大同兵器缺口的現狀,一五一十說給了殷正茂說。最後說道:“即便你不來,我也要恢復大同兵器打造了。只是我只能小打小鬧,而今你帶了京中的工匠來了。我就要放開手腳。還有我來大同這麼長時間。還沒有細細看看大同邊防情況,有了楊兄代我坐鎮此地。我也可以細細看看大同各地的情況,也好為將來做準備。順便勘探大同煤鐵礦,好找一個地方,建立大同軍器監。”

殷正茂說道:“正好,我對塞上風貌,大漠黃沙也是嚮往已久。就陪周兄塞上一行。”

楊繼盛嘆息一聲,說道:“聽你們這樣說,我都想去看看。”

三人齊聲大笑。

能與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件偉大的事情。即便是前方是艱難險阻,也算不得什麼了。

周夢臣說到做到,在大同待了數日,為楊繼盛介紹了大同的情況。楊繼盛能力出眾,很快就上手政務了。於是帶了千餘騎兵,與殷正茂,徐渭。戚繼光,等一眾隨員一併出了大同城。

向西方而去了。

一路沿著大同城南的十里河前行。看著河道兩岸麥苗已經長出來了。青青碧野,很是可愛。

只是僅僅有河道兩岸有此,再遠一點了,就顯著慌亂很多了。

周夢臣心中嘆息,這就是大同的現狀。大同屯田的很能恢復到了太祖成祖時代的狀態。不僅僅可以供應邊軍,還能繳納給中樞糧食。

周夢臣的整理的地冊來看,大同周圍的土地潛力大概在六十萬頃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旱田,每畝收幾鬥而已,真正的好田也不過是沿河這十幾萬頃。而且土地並不是都要種糧食的。

還需要很多經濟作物,大豆棉花等等。

如此一分,大同的糧食產量,三四百萬石就是極限了。

或許有人覺得這個數量多,記住這是土地產出,而不是賦稅。幾百萬石糧食,養大同當地的百姓,還有戰馬。是能有結餘。但是分配製度稍稍失衡,估計就會餓死人的情況出現。

大同的糧食產量並不是沒有進一步提高的可能。

只要勤修水利,將更多的旱田轉變成水澆地。產量定然有一個攀升。但問題是,這都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今幾年,最好的辦法,還是從外面運輸糧食到大同。

一路上,周夢臣發現比當初他剛剛進入大同的時候稍稍好了一些,最少道路上,已經有了一些行人。看上去都是行商。有了人煙。即便是結寨而居的百姓,聽了周夢臣的名聲。也不敢如許家當初一樣了。

很快,十里河水流慢慢縮小,遠處的山巒也慢慢的逼近眼簾。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陰山。就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陰山。不過,而今已經是陰山東段了。山勢看上去並不是多陡峭的。

麻錦作為周夢臣親衛將領之一,為周夢臣指路說道:“大人從這裡翻越這一兩三個山頭,就到了蒼頭河。沿著蒼頭河往北不遠,就匯入兔毛川。哪裡就是殺胡口。也就是西口。”

周夢臣一愣。說道:“走西口?”

麻錦有些不明白。說道:“對,大人不就是先從大同長城的最西端巡視到最東端嗎?我大同鎮的長城從西口向南折去。都在群山之中,韃子很少從這裡入寇,再往西不遠。就是山西鎮的地界。就歸偏關那邊管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