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關外,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章

關外

大漠黃沙,一片蒼茫。這是所有人對關外的印象。

當然不能說對。

不同的關外,有不同的風景。大漠黃沙,那是嘉峪關或者玉門關外的景色。周夢臣依稀記得,嚴重的時候,嘉峪關的城門因為沙漠漫延,已經不能開啟了。但是居庸關外,卻不是這個樣子的。

真要說起了,居庸關外,其實還是後世的北京市區,雖然有時候沙塵暴大一些。但還不至於是沙漠的樣子。

只是,的確與關內是兩個世界。

雖然北京附近也被韃子蹂躪一番,但是經過周夢臣一番治理,有大半年的恢復,而今已經大有起色。頗有百廢俱興的感覺。

整個順天府內部,最大的難題,也就是聚集在北京的難民被周夢臣處理了。雖然周夢臣對下面的各縣令,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指導,只是,北京畢竟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底子很厚。周夢臣根本不用多插手。只有沒有一些開倒車的命令,各地都會有自己的恢復節奏。不過或快或慢而已。

總體來說,周夢臣直接管理的北京城附近恢復的最快,新修的外城,早就將戰爭的痕跡全部覆蓋了。

居庸關以南,大體也有各種恢復的痕跡,復耕的耕地。修繕的房屋,或者偶爾還有一些戰事遺留下的痕跡。比如被燒燬沒有修繕的房屋,想來這一家人已經死絕了。

但是總體來說,這些戰事的痕跡在今後一兩年之內,就會被覆蓋。再也沒有了。

在居庸關外,卻是另外的場景。

從草木植被起來說,似乎與關內沒有什麼區別的。但是具體到人跡上來說,卻有天壤之別。

先說居庸關外。周夢臣清楚的看見了大軍駐紮的痕跡,從留下的駐紮痕跡,可以清晰的看出來,這是蒙古人留下的痕跡,有數片營地,將居庸關外的大片平地給覆蓋了

周夢臣只看著痕跡。

一瞬間就回到了金戈鐵馬的那幾日。

看著空無一人的營地,他腦海之中,浮現的是大隊韃子騎兵,韃子步卒,還有營地後面,大片被擄掠的戰利品,還有漢民。

一閉上眼睛,周夢臣就能聽見,喊殺之聲,馬蹄之聲,女子尖叫的聲音。

似乎數百年來,戰事從來沒有遠離這一片土地。

周夢臣只覺得腳下一硬,似乎踩到了什麼。低頭一看,將腳下的雜草扒開,拿到一個簪子。一個很粗糙的銅簪子,似乎在這風吹雨淋之下,已經翻出綠色的銅鏽。

這個簪子不值幾大錢。

周夢臣卻深吸一口氣,有些不忍去想。

無他,簪子是女子的東西。看痕跡,這東西是韃子在這裡駐守的時候留下的,一個女子出現在韃子大營之中,會有什麼下場?死,與生不如死。每一個都是慘與更慘。

周夢臣從懷中掏出手絹,將這簪子包裹住。藏在袖中。

他這是要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他要面臨的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怎麼樣的大同。邊塞的政治生態與京師完全不同,京師彼此之間還是文縐縐的。即便周夢臣恨極了嚴嵩,嚴嵩也恨不得殺了周夢臣。兩人見了面,還是要客客氣氣的說話。

而今大同決然不同。

周夢臣在此之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他此刻覺得這個心理準備還不夠。

一路從居庸關沿著驛路向大同而去。周夢臣這樣的感覺,更加強烈。

古代交通從來是沿著驛路進行的,驛路不僅僅是朝廷控制地方血管。也是王法延伸之地。沒有驛路驛站的地方,那就是深山老林。那些地方,一個人死了,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但是有驛站,有驛路,有人煙,也有王法。當然了,很多小事也未必多說。但是一整個商隊如果在驛路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