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方夜譚了。只是世界上的難題從來不是一把鑰匙配一把鎖。解決問題的辦法從來不是一個。

周夢臣看得出來,徐渭是犯了一些名士的毛病。就是顯擺。先將問題說的非常嚴重。然後再兜售自己的解決辦法。

不過,看破不說破。

周夢臣說道:“徐先生,難道真沒有辦法?”

徐渭手中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拿出一柄摺扇,刷的一些在胸前開啟,只見扇面上群山如刀鋒,一道細線蜿蜒而來,氣勢雄厚,猶如龍騰。細細一看,卻不是別的。那是一副潑墨大寫意。畫的正是長城。

這長城而今就好像徐渭胸中的氣勢。他說道:“而今只有一個辦法。”

周夢臣問道:“什麼辦法?”

徐渭微微抿嘴,瞳孔微微一縮,說道:“殺。”

周夢臣有些不明白,這個殺,是殺誰?說道:“還請先生解說一二。”

徐渭說道:“而今大同,各種問題環環相扣。已經成了死結,韃子在北,民心不在。要得民心。必須廣施恩惠。但是大人手中有什麼本錢,給百姓啊?小惠未遍,民不可用。所以各種問題,都已經鎖死了所有能夠正常解決辦法。而今只能跳出來來看大同的問題。”

“不能,僅僅將大同的問題,侷限於韃子南下的後遺症。必須從更廣更高的角度看問題。”

“物必自腐,然後蟲生。韃子之亂,不過是蟲生。大人要治大同,必須找到何處自腐?”

周夢臣內心之中有幾分恍然。他微微皺眉。他對徐渭想要說什麼已經猜出了幾分,只是徐渭的想法也太過狂妄了一點。這樣做真的可以嗎?

徐渭說的興處,猛地起身。說道:“大同乃是九邊雄鎮,在幾十年前,說九邊重鎮。大同第一,也不為過。然則。因為什麼,讓大同鎮淪落到這個地步,須知在開國之初,大同每年,還想朝廷供應種子糧,最多的時候有幾十萬石之多,而且卻要朝廷協餉百萬。其中有糧食七十一萬石之多。這裡面是為什麼?”

“兼併者誰?”

“十四衛指揮使以及軍官,代王府。他們不過幾十個家族,已經將大同幾乎所有的土地都兼併殆盡,讓軍戶淪為赤貧,百姓淪為佃戶。大人不要看因為韃子南下,大同城外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就能招民屯墾,根本不可能。這些荒地都是有主的。”

“說來可笑,大同土地明明沒有開墾完畢,而讓大同百姓逃亡關外,謀求生路。豐州灘固然可以墾種,但是說豐州灘的土地要比大同城外的土地好,卻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大同的局面,怎麼到了這個地步。”

“就是此二賊為之,御虜無能,斂財無度。乃是大同有今日局面的原因。”

“既然知道根結所在,剩下就是以利劍斬死結。”

徐渭目光炯炯的說道:“誅之以收土地,編大同百姓,重建十四衛,以土地為餉銀,不費一兵一卒可得十萬大軍。說不得大同的糧食都能自給了。大人可敢為之。”

徐渭的言語之中,有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感覺。

周夢臣也聽出了徐渭口中的激將之處。但是他更知道這裡面的政治風險。

徐渭說的好聽。這分明是對整個大同軍政兩端的一次大清洗。其中的風險太多了。第一個風險是北京那邊是怎麼樣的?就不說代王是親王,單單說這十四個衛所的軍官,他們也不是沒有後臺的。

或許他們後臺不硬,但是在生死攸關的事情上,他們也能爆發出極大的能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