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曾銑遺產,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就是蒙古人或許可以談判,畢竟這麼多年都沒有真滅了蒙古。但是白蓮教這些人卻是不能赦免。即便隆慶開關談判之中,也是讓俺答先將白蓮教上層的人頭送來,才有談判的可能。
周夢臣作為朝廷命官,似乎雙方天然敵對。他也沒有想過,打破這種固定思維。而曾銑卻已經在做了。
想想,周夢臣也不由的感嘆。果然是國手佈局。
白蓮教再怎麼蠱惑人心,他們也是漢人。到了草原之上,當二等公民。或許白蓮教上層可以得到榮華富貴。他們樂意,但是白蓮教的下層窮困的教眾能夠得到什麼?
如果說,蒙古人對下層百姓要好過大明對下層百姓。周夢臣絕對不相信。
誠然,大明下層百姓活得並不容易。但是這是一個比爛的時代。蒙古人生活的地方,比大同更冷,甚至蒙古人還有凍死人的情況。更不要說漢人了。
這裡面有機會。
周夢臣甚至感覺,曾銑當初在白蓮教中下了一盤大棋,可惜,這一盤棋還沒有到收網的時候,下棋的人就不在了。
周夢臣雖然對曾銑這個故人感到可惜,但是而今這個局面,他依然不肯完全相信來人。他問徐渭說道:“這個人可靠嗎?”
徐渭說道:“大人可知道大同兵變?”
周夢臣點點頭,說道;“自然知道。”
大同兵變作為大同,是作為嘉靖前期的重要的政治事件,周夢臣又要來大同任職,他豈能不細細研究一番。
大同兵變前後兩次,第一次是嘉靖三年,卻是因為巡撫貪汙腐敗下面計程車卒過不下去了,殺了巡撫之後,擁將領朱振為首,向朝廷陳倩。最後朝廷招安不罪,還讓朱振為總兵官。到了嘉靖十二年,再次兵變。因為韃子威脅大增,總兵李瑾決定在天鎮堡外圍修一道壕溝。限期三日完成。但是當然天氣陡然轉寒。士卒苦不堪言,請李瑾收回成命。結果李瑾以兵事緊急,不肯。
於是,幾十個士卒衝進中軍帳中,將李瑾給殺了。
如果說,第一次兵變,巡撫貪汙軍餉,讓下面的人活不下去了,頗有幾分死有餘辜。但是總兵李瑾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李瑾不是無能之輩,他之前在其他鎮也任過總兵官,也立有戰功。否則他也不會被放在大同這個位置上。只是不同的將領都有不同的風格。李瑾這個將領,在治軍風格是比較嚴酷的。
所以,他覺得既然軍令以下,絕對沒有朝令夕改的。不管出現了什麼情況。這壕溝都要修好。
只是他剛剛調任大同。還不知道大同在上一次兵變之後被寬大處理後,已經演變成怎麼樣的驕兵悍將。所以才被幾十個亂兵,一擁而入砍成肉泥。
這一次上一次兵變時被擁為首領的朱振,再次被擁為首領。
只是朝廷這一次,沒有寬大處理。而是派兵平叛。只是這平叛之中,又鬧出很多么蛾子。當時平叛的大臣被傳說要屠城,或者縱兵劫掠了一些地方。讓大同城中百姓人人自危,朝廷攻之不下,只能圍困。當時韃子趁機南下,在大同城外,與朝廷打了一仗。讓腹背受敵的朝廷大軍吃了不小的虧,亂兵甚至決定引韃子入大同城。這才讓大同百姓與之決裂。同時在朝廷做出不屠城的承諾之後,開城投降,折騰了將近一年的大同兵變才算是落下帷幕。
總之,後人看來,真是你放唱罷,我登臺,甚至白蓮教未必沒有在這裡插了一手。反正白蓮教在兵變之後,有了很大發展。
徐渭說道:“此人乃是李瑾之後,他想要為自己祖父平反。臣察其言,觀其行,應該騙不了我。從他口中得到的情報,我也一一驗證了,大人見上一面不多,他是一把鑰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