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嘉靖的悔意,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首功乃是馬芳。

如果先說馬芳,王效就等而下之,不會有這樣的賞賜了。蔭子為錦衣衛千戶,要知道很多老臣退休的時候,也不過這個恩典而已。

嘉靖說道:“國家還是需要老將啊。將這個名字記下來,他如果能活下來,朕必然重重有賞。”嘉靖語氣帶著幾分興奮,說道:“有此一戰,韃子是不是對周夢臣無能為力了?”

陸炳沉默了一會兒,說道:“陛下,除非俺答死在城下,恐怕今日之事,不算是完結。”

陸炳也想給嘉靖一個很好的回答。

但是不能。

實力相差太大了。

五千對十萬,這種數量級的對比,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五千破十萬,而且是步卒破騎兵,這簡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嘉靖語氣之中的一絲絲興奮忽然沉寂下來,他問道:“炳哥兒,為什麼都是大明軍隊,相差如此之大?”

對於這一句話,陸炳保持沉默。

一來,這個問題太大了,大到陸炳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即便洋洋灑灑說上萬言,十萬言,也未必能事情說清楚。二來,陸炳也聽出來,嘉靖與其說是問他,還不是在自問。

陸炳根本不需要回答。

正如陸炳推斷那樣,嘉靖並沒有追問。他此刻內心之中,在反覆思考這個問題。他思來想去,覺得還是人的問題。

對於嘉靖來說,軍隊從來是一個陌生的領域。軍中到底是什麼樣子,嘉靖只能從一些奏疏之中知道。各有各的說法,對於嘉靖來說,從來是霧裡看花。雖然嘉靖很聰明,但是軍隊的事情,可不是單單聰明就行的。

他想來想去,只能將事情歸結到人上面。

他認為之所以,有如此鮮明的對比,是他自己所用不得人。

這也算是傳統儒家士大夫的政治觀念,似乎用對了人,事情就能做好了。

“我早知道,周夢臣在用兵之上有此雄才,令他鎮守邊關,能為朕的楊文襄。何至於有今日之辱。”嘉靖內心中暗道:“而且卻是遲了,周夢臣今日恐怕難以倖免了。一時間朕又從什麼地方找得力的邊臣。為朕解憂。”

今日之事,讓嘉靖對得力邊臣重要性,有了深刻的領悟。但邊臣也不是好選的。周夢臣今日脫穎而出。本來是最合適的人選。只是可惜了。

楊文襄說的就是楊一清。

嘉靖一朝的邊臣之中,曾銑是相當傑出的一位,但如果說終嘉靖一朝,曾銑是最傑出的一位,卻是有問題的。因為忽略了一位老臣,這位老臣就是曾經擔任過內閣首輔的楊一清。

雖然楊一清擔任過內閣首輔,但是很多印象之中,楊一清擔任首輔印象不深。但是對楊一清擔任三邊總制的印象極深。楊一清一輩子與西北有不解之緣,真要說起來,仇鸞的祖父仇鉞,就是楊一清的舊部。

時人將楊一清當做本朝之郭子儀。

也是大明一朝僅有幾個出將入相的大臣。

嘉靖初年,嘉靖登基之後幾年,嘉靖擔心北虜,請楊一清坐鎮西北數年,結果西北太平無事。

不是韃子學好了,是不敢。當時的楊一清已經很老了。

楊一清歷經四朝,成化,弘治,正德,與嘉靖。甚至復套之事,楊一清都提過,只是當時河套地區韃子還不多,結果劉瑾不幹,然後楊一清就反手給太監張永出謀劃策,在平定安化王之亂後,就是仇鉞起家那一戰後,反手將劉瑾搞死了。

雖然楊一清也不是毫無問題的。但是在楊一清在的時候,嘉靖的確從來沒有擔心過邊事,反倒是楊一清病逝之後,邊患才慢慢多了一些。這或許是巧合。畢竟嘉靖前期,也是嘉靖勵精圖治的二十年。但恐怕也不完全是巧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