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京師總動員,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零五章
京師總動員
豐城侯就在下面,聽了傳喚。立即上來。
嘉靖問道:“豐城侯乃國家舊臣,朕之姻親,今日局面豐城侯有何良策?”
誠然,而今的豐城侯與當初靖難名將李彬,李賢兩位豐城侯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到底是領兵打過仗,雖然平定苗亂。豐城侯帶的兵馬滿打滿算不過數千精兵,其餘的都是民夫而已。
何曾見過如此大的場面。
這也不能怪豐城侯。就是而今這個時間段,整個世界範圍之內,有能統領十萬大軍的將領。談不上一巴掌能數得過來,但是雙手加雙腳一定能數得過來的。
其中一定沒有豐城侯。
天見可憐,這位老兄,就打過土司。那場所謂的戰事,並不比剿匪高大上多少。更何況,皇帝你都將牌打光了,還問我什麼辦法?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挽狂瀾於既倒,挽大廈於將傾的。最少豐城侯是不能的。
而且豐城侯比任何人都敏銳感覺到危險。
這種危險來自很多方面,對京營的不信任,對韃子戰力的高估,對人心的懷疑。種種,很多嘉靖未必想到的危險,豐城侯都想到了。
只是嘉靖問話,豐城侯不能答。而且這個局面,這個形式,豐城侯即便是扛不起也要扛。
無他,他是勳貴,與國同休的勳貴。
他與大明密切關聯不可分割。一旦真有不忍言之事發生,豐城侯也會血戰到底,直到殉國。豐城侯說道:“陛下,而今之事,不在外而在內。周夢臣這個孩子,老臣還是知道的,他必然效忠陛下,繼之以死。而車陣堅固,即便韃子下令決心,也不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韃子一日打不下來車陣,城中就有一日時間,臣不敢說有良策。唯一死戰到底。”
“臣請陛下以京城各坊為單位,派文官百官為各坊之長,開糧倉,武庫。全城上下,凡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全部在徵召之列,雖文官百官弟子亦不例外。京城一百二十八坊,以各坊靠近的城牆分配,每一坊守一段城牆,父死子繼。臣請帶整頓勳貴家丁,分駐四面城牆,何處有警,則戰於何處。陛下也不要這裡,請御駕回宮。並令黃錦發宮中太監健壯者為內操,事有緩急,也可一用。”
豐城侯絮絮叨叨說了很多很多的東西。
每一句每一字,都讓嘉靖臉色蒼白一點。
豐城侯這些做法,其實就是自古以來守城之法。豐城侯也算是飽讀兵書,此刻拿來用而已,說實話,效果如此,他也不知道。
一句話概括豐城侯的理念,就是他將北京城化為戰場,以城牆為第一道防線,各坊為第二道防線,皇城為第三道防線。京城百萬之眾,凡是男丁都要參戰,即便是婦孺,只要不是不能自理的小孩子,也要參加輔佐守城的工作。比如照顧傷員,運輸物資,生活做飯。
等等。
嘉靖聲音都有些顫抖了,說道:“何至於此?”
豐城侯也急了,說道:“陛下,此刻萬不可心存僥倖。韃子已經兵臨城下了,並在城下大破大軍,這樣的事情,在史書上有多少次。每一次的下場如何,陛下飽讀史書,定然比臣知道。此刻有備比無備好,多備比少備好,寧可虛驚一場,也不可能掉以輕心。”
嘉靖聽了,身子都有些搖晃。
豐城侯不提史書還好。一提史書。嘉靖內心之中瞬間閃過很多戰例,敵軍在京師城下大破本國軍隊,接下來一般都是亡國。即便不亡國的,也比亡國還慘。嘉靖瞬間想到一個案例,就是靖康之恥。
特別是金兵第一次打到開封城下的時候。與而今局面大有相似之處。
嘉靖咬著牙,斬釘截鐵的說道:“朕不做亡國-之君。”隨即解開身上的長劍,雙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